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利用2017年8月27—28日ECMWF逐6 h再分析资料和Micaps观测资料对1714号台风"帕卡"后部强降雨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强降雨期间广东处于副高边缘东南气流和台风环流后部偏南气流辐合区,同时地面存在多个中小尺度辐合系统,提供有利的动力条件和触发机制;珠三角附近水汽充足且存在强烈水汽辐合,南边界截面较高水汽收入的时间区间与强降雨发生时间较一致;该次强降雨过程可能有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和对流不稳定机制共同参与,强降雨落区位于MPV1负值中心或MPV2正值中心及等值线密集区,其动向与MPV2正值中心的移动方向相近。  相似文献   
2.
利用NCEP再分析、Micaps高空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站资料对2018年5月18—31日发生在佛山的持续性高温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西伸是对流层整层高压系统的表现,其长时间的稳定维持是造成该次持续性高温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副高中心的下沉增温配合低相对湿度和长日照时数可出现37℃以上的灾害性炎热天气;对于少数高温日除副高作用外,"焚风效应"也有一定的贡献;当低云量≤6成时,10:00的气温≥30℃并且10:00的2 min平均风速≤2级时,可作为5月高温预警信号发布指标。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