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1降雪天气的观测和记录降雪时,如果是雪随降随化,那么按照普通降水进行处理,则立即将自动站雨量传感器的承水器进行加盖,并将人工观测降水量的雨量筒和储水瓶取下以便进行承接降雪。由于加盖之前承水器有滞留的降雪,会使自动站有小时降水量出现,在此时间段内自动站降水量应按照缺测处理,并用人工观测的降水量发报,而加盖的时间和操作记录应该详加备注。如果地面的三支温度表被降雪覆盖,那么在降雪停止以后应小心的将温度表从雪中取出来,使温  相似文献   
2.
章锦河  李曼  陈静  周晶  王楠楠 《地理学报》2012,67(11):1537-1546
旅游废弃物的资源消耗性与环境吸纳性, 是其产生环境与生态影响的根本原因。文章以黄山风景区为例, 利用1979-2010 年的固态、液态、气态3 类6 种旅游废弃物的排放量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 进行旅游废弃物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拟合检验及其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 固态与液态旅游废弃物的排放量与旅游发展之间具有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 而气态废弃物则不具有。(2) 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倒U型曲线的转折点为4596.01 t, 液态的污水与粪便的转折点分别为731491.46 t, 15866.43 t, 转折点时间在2015 年。(3) 科技应用对改善景区空气质量的作用较大, 万元旅游收入的能耗每下降1%, SO2、NO2、PM10 值分别下降3.38%、4.25%、0.78%;环保规制对景区水体的质量控制作用明显, 污水达标排放率每提高1%, 地表水的COD值下降3.41%。(4) 旅游废弃物的排放不一定必然造成风景区环境质量的下降, 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应用与强化环保规制, 是控制旅游废弃物环境污染与生态影响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3.
闲暇时间约束对中山陵景区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闲暇时间是旅游需求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之一,居民闲暇时间的变化必然对旅游地客源市场空间结构产生影响。选择"五一"小长假、"十一"黄金周及暑假3类6个不同闲暇时长的时段,基于现场问卷调研,使用客源地地理集中指数、客源吸引半径、距离衰减曲线及引力模型研究闲暇时间约束对南京市中山陵景区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影响,发现随着假日时长的增加,居民出游距离受闲暇时间的约束降低,从而旅游地客源吸引半径增大,客源地集中指数降低、距离衰减曲线变缓、距离衰减指数降低。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时长的闲暇时间约束下,距离因素对景区客流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收入(客源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而客源地人口规模因素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4.
基于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采用贝叶斯统计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探讨两个间差异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两个城市群的建设用地均呈现快速扩张的态势,增长速度均在2000—2005年达到峰值,对应的净增长率分别为36.6%和31.1%。(2)两个城市群城市扩张空间演化过程差异显著,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表现为“点—轴—波式循环”模式,空间异质性较高,出现多个城市扩张热点区域;而中原城市群表现为“点—轴—网”模式,地区间扩张差异较小,温点扩张区域居多。(3)影响两个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和居民收入。从影响程度大小的区域对比来看,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居民收入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影响程度高,人口规模对中原城市群的影响程度高。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结构愈发复杂,城市功能区的快速有效识别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功能区识别缺乏对居民这一城市空间活动主体的动态表征,而长时间序列的出租车数据能动态表征居民出行行为,进而反映城市空间结构。动态时间扭曲(DTW)距离比传统的欧氏距离更能有效挖掘高维数据,泛化后的LB_Keogh距离和LB_Hust距离相继克服了DTW距离时间复杂度高和不对称的缺点。为了探究基于时间相似性度量的聚类算法在识别城市功能区方面的可行性,首先基于OpenStreetMap(OSM)路网数据获取研究单元,再通过滴滴订单数据提取上下车点、构建研究单元内的居民出行时间序列,然后利用PAM算法结合4种相似度度量方法进行聚类,最后结合兴趣点(POI)数据识别城市功能区,并对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基于LB_Hust距离的PAM算法能有效挖掘高维时间序列数据,应用于城市功能区识别的精度高达86%,为应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城市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交通出行中,行人作为弱势群体,步行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街景图片识别三类步行设施,并叠加机动车流量与人口分布综合计算步行安全性.以步行安全性为道路网阻抗,计算分析了武汉市步行指数及医疗、绿地资源的可达性.结果表明:武汉市步行设施建设有待提升;步行安全存在明显的地区分异,在"两江三镇"分割的情况下,汉口地区步行设施建设总体较为良好,但尚无法负担本地区的车辆及行人需求.在基于步行安全的可达性方面,居民生活步行圈建设良好,汉口地区处于较好区域.  相似文献   
7.
为弥补传统特征价格模型的局限性以及过去所使用的线性方法解释性不足等问题,以广州市为例,在传统房价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街道品质对房价的影响,利用随机森林建模,绘制累积局部效应图,探索街道品质与房价的非线性关系及其阈值效应。结果表明:1)随机森林相比于传统线性模型拟合优度更高,能有效捕捉街道品质特征及其与房价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和阈值效应。2)商业经济区位、全局穿行度与社区建成年限是对房价影响最明显的3个因素,街道品质特征对房价的影响可达36.74%。3)商业经济区位对房价的负向影响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弱。全局穿行度在1 715以内与房价呈指数型正相关。安全性因素与房价关系的阈值效应明显。为保证街道使用的公平性,居住环境的绿视率应≥15.10%。  相似文献   
8.
城市不透水面信息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动态演化过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Landsat 8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呼和浩特市为实证区域,进行了随机森林模型应用于城市不透水面的提取研究,并与目前应用广泛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抽样比例训练样本条件下,随机森林模型对于城市不透水面的提取精度均优于支持向量机的提取精度;对于随机森林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70%的训练样本比例均为最佳训练样本抽样比例。在该抽样比例下,随机森林模型提取城市不透水面的总体分类精度为93.29%,Kappa系数为0.9051,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总体分类精度为91.26%,Kappa系数为0.8757;随机森林模型对于城市裸土的识别度较高,能更好地将城市裸土和不透水面进行区分,而支持向量机模型对于城市裸土、不透水面和绿地的区分能力均弱于随机森林模型。综合而言,随机森林模型对城市不透水面的提取精度优于支持向量机模型,随机森林模型可以有效应用于城市不透水面提取领域,进一步丰富了城市不透水面提取方法体系构成。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08-2011年共4 a的黑龙江省气象部门闪电定位系统的观测资料,对哈尔滨、黑河、牡丹江、齐齐哈尔、绥化和佳木斯6个代表性地区闪电频数的季节、月、日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闪电强度分布区间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了各地闪电分布差异和全省闪电活动特征。结果表明6个地区四季负闪大多多于正闪,闪电频数年变化显著,各城市峰值均出现在7月。闪电日变化特征明显,各地区峰值均出现在13-15时。全省闪电频数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其中绥化地区总闪电频数最高,哈尔滨其次。大部分闪电强度集中在20-50 KA,100 KA及以上的闪电很少,各地区正闪强度均高于负闪。  相似文献   
10.
利用LevelⅢ逸度模型对苯并[a]芘在辽河口湿地大气、水体、土壤、沉积物和植物中的分布进行模拟,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了模型的关键参数,并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成功模拟了各相中苯并[a]芘浓度分布,并根据模拟结果计算了各相间的迁移通量。结果表明:大气、水体、土壤、沉积物和植物中苯并[a]芘的浓度分别为7.79×10-11、2.52×10-6、6.32×10-4、1.10×10-3和1.51×10-8 mol/m3,模型计算浓度与同期实测浓度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土壤和沉积物是苯并[a]芘最主要的储库,占区域总量的94.0%;大气和水的平流输入是该区域苯并[a]芘的主要来源,占总输入量的99.3%,大气和水的平流输出是其损失的主要途径,占总输出量的92.8%;各相间迁移通量以水体向沉积物的迁移通量为最大,依次为沉积物向水体和大气向土壤的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