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利用2004年夏半年(5~10月)HLAFS、T213、欧洲中心物理量场,计算出开封区域内物理量预报值与实况值的绝对误差和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欧洲500 hPa高度场、风场预报,对短、中、长期环流形势预报有很好的指导作用,T213的假相当位温和相对湿度预报为降水预报提供可靠依据,欧洲850 hPa温度、海平面气压预报对气温升降、大风预报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通过试用,相关系数在0.60以下的仅供预报参考,相关系数在0.60以上的可作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4年夏半年(5~10月)HLAFS、T213、欧洲中心物理量场,计算出开封区域内物理量预报值与实况值的绝对误差和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欧洲500 hPa高度场、风场预报,对短、中、长期环流形势预报有很好的指导作用,T213的假相当位温和相对湿度预报为降水预报提供可靠依据,欧洲850 hPa温度、海平面气压预报对气温升降、大风预报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通过试用,相关系数在0.60以下的仅供预报参考,相关系数在0.60以上的可作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3.
2014年8月26日和2015年1月18日,测量了太湖贡湖湾北侧的退圩还湖生态修复区滨岸带不同微生境下水体的主要水质指标,并进行了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不同微生境下水质指标的差异,结合冗余分析法,计算各微生境因子对水质指标变化的解释率。结果表明,8月26日各主要水质指标含量都高于1月18日,不同岸线段之间和不同水深采样点之间的水质指标的差异更大。1月18日凹形岸线段的总氮、总磷、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相对较高,而化学需氧量在凸形和平直岸线段含量相对较高;8月26日化学需氧量在凹形岸线段含量较高,而总磷和铵态氮在凸形岸线段含量相对较高。冗余分析发现,在1月18日岸线形态是影响各采样点主要水质指标最重要的因子,在8月26日水深对水体水质指标有较大影响。总体上,不同岸线形态段下水质指标随着水深的增加,变化不同,各岸线类型采样点之间的差异也不相同,构建相对复杂的岸线形态有利于提高水体水质指标的差异,增加滨岸带生境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1991~2002年天气图资料和1999~2002年日本传真图、T106格点资料,分析了开封市低温天气的环流形势,确定了入型指标和分县预报指标,建立了低温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说: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无论是长株潭城市群还是武汉城市圈,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都绕不过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问题是,在专家看来,长株潭土地"型"政的阿基米德支点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利用开封1981-2000年3—5月的大风资料,依据冷空气路径,将大风分为东北型、西北型;选出预报因子,用逐步回归方法,对因子进行筛选,选出效果较好的预报因子建立方程。  相似文献   
7.
当代地理学面临自然-人文二元化、学科过分分化、失去雄心壮志且健忘等问题,统一地理学受到挑战。从自然地理学先驱们探讨人类活动及其影响着手,对自然地理学的人文化进行回顾,并论述其最新进展;从自然生产视角探讨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的交叉性。基于两大分支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和解决问题的面向性,提出围绕重大问题,超越自然-人文二元化,加强对话,加强统一地理学,以便加强学科认同并对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杨小舟蛾是一种危害杨树的主要害虫.为有效控制杨小舟蛾危害,降低虫口基数,开展了野外林地和室内不同土壤湿度对杨小舟蛾蛹羽化及存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降雨所造成的土壤湿度变化对杨小舟蛾蛹羽化和存活有显著影响,降雨量的多少,是影响杨小舟蛾羽化存活的重要条件之一.土壤湿度越大,杨小舟蛾蛹羽化和存活率越低;土壤湿度越小,杨小舟蛾蛹羽化和存活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以4期(1980年前、1990年前后、2002年和2010年)Landsat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研究了近30多年来江苏省滨海淤长型滩涂中,农业和渔业用地面积消长、土地的去向及来源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从1980年前至2010年,农业用地面积从436.56km2增长至909.31km2;渔业用地面积从31.67 km2增长至838.94km2.其中,农业用地与渔业用地面积在前20 a增长相对较快;但近10a来,随着天然湿地提供的土地资源被逐渐消耗,农业/渔业用地面积增长趋缓.在典型淤长型滩涂中,天然湿地被开垦为农业/渔业用地后,很少会再恢复为天然湿地;在过渡型淤长滩涂中,近10a来,恢复为天然湿地的农业/渔业用地比例分别达到了18.10%和13.44%.经过近30多年的围垦,天然湿地比例从74.59%下降为50.30%,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碱蓬(Suaeda sp.)沼泽等天然湿地转化为农业/渔业用地趋势减弱.  相似文献   
10.
霜、露同时出现的原因1995年11月11、12日,我站地面最低温度分别为一0.7和一1.0℃,麦苗上连续两天出现露,其他地表和地物上则出现了霜。这种霜、露同时出现的现象往年这个季节也有。霜、露形成的温度条件不同。前者要求低于OC,后者要求高于0℃。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