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咸宁市南部2005年6月27日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风带槽线东移到鄂东南后停滞不前;副热带高气压西北侧的西南急流源源不断地将水气输送到暴雨的发生地,加上幕阜山脉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导致了这次大暴雨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分析2003~2006年在我国登陆的21个台风的低压移动路径及与之相对应的地面及高空实况资料表明:湖北省咸宁市台风(含热带风暴)低压暴雨的出现与台风登陆区域及登陆后低压的移动路径和强度密切相关,当在闽、浙登陆的台风低压经江西到达咸宁市或江西西北部和湖南省境内,并且有较强风场相配合时,咸宁市才有可能出现暴雨。欧洲中心850 hPa 24~48 h风场预报与台风低压演变的风场基本吻合,可以作为咸宁市台风低压暴雨预报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2002年4月22日20时至23日08时发生在咸宁市的一次强对流性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发生前出现回暖过程,中低层温度升高、湿度增大,使大气层结形成对流性不稳定,而地面冷空气南侵是造成这种不稳定能量释放的外因。  相似文献   
4.
咸宁市一次雨淞天气与一次暴雪天气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能根  张艳 《湖北气象》2004,23(4):9-11
使用汉口历史探空资料以及有关常规天气图资料,对1969年2月中下旬和1984年1月中旬发生在鄂东的一次雨凇天气与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天气过程发生前,在500hPa贝加尔湖附近有一横槽,槽前有冷涡;中低纬地区均有一南支槽,在中低层降雨(雪)落区附近有冷空气楔和逆温层存在;不同的是,降雪天气气温整层处在0℃线以下,而雨淞天气发生前850hPa附近有0℃以上的暖层。  相似文献   
5.
对咸宁市2001年发生的夏、秋两季持续干旱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揭示了这一特大干旱的物理成因。结果表明,大气环流异常及前期蓄水不足导致了该年特大干旱。  相似文献   
6.
分析咸宁市2006年4月11日强冰雹天气过程发现:本地强烈增温、增湿、降压、不稳定能量的充分积累以及高空急流特殊配置与冰雹的出现密切相关,雷达探测在冰雹出现时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