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在细网格模式中引入总体边界层总参数化方案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晓滨  魏绍远 《气象科学》1994,14(2):136-142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5层原始方程模式对1980年6月23—26日梅雨期暴雨期间副高位置的短期演变、副高结构的短期变化作了一次数值预报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3.
垂直风切变对风暴云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潘晓滨  魏绍远 《气象科学》1996,16(2):135-143
本文用一个适合中-β尺度天气系统研究的三维非静力全弹性模式通过对理想环境大气中垂直风切变的不同分布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环境风场在风暴的发展演变中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特别是低层风垂直切变值的大小决定了对流风暴的类型和发展演变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一次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数值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董海萍  魏绍远 《气象科学》1998,18(4):339-347
本文利用PSU/NCAR的中尺度模式的第五次改进型MMS的静力平衡框架对北京地区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控制试验和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预报的北京地区的累积降水量无论是强度还是位置都与实际非常一致,且雨量的变化也与实际相符。Grell对流参数化方案比郭晓岚和改进的Arakawa-Schu-bert对流参数化方案效果好;潜热释放对降水起关键性作用;且即使在水平格距为30km的情况下,对流参数化方案仍很重要,而仅用显式方案计算的降水量偏少。另外,本文还对这次降水过程在水平格距分别为30km和90km下的模拟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平格距越小,就越能较真实地模拟出暴雨的降水强度及中尺度特征。  相似文献   
5.
利用细网格五层原始方程模式,考虑了大尺度凝结、积云对流、辐射和感热输送等物理过程,对一次台风倒槽内诱生低压及其暴雨进行了数值预报试验,其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