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3篇
海洋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2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于急性发作期予塞来昔布治疗,缓解期予非布司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急性期加用四妙丸加减治疗,缓冲期予益肾活血汤加减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急性发作期的综合疗效及主要症状、体征及C反应蛋白(CRP)改善情况,缓解期的血尿酸(UA)、血肌酐(Scr)、血脂(TC、TG、LDL-C)、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情况。结果:(1)急性发作期: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及CR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主要症状、体征及CRP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除外关节功能活动。(2)缓解期:2组治疗后UA、LDL-C、Scr均下降(P<0.05,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UA、LDL-C较对照组降低(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2018年5月21日夜间至22日白天,重庆市永川地区出现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为了更深入地认识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大尺度系统与中小尺度系统的作用机制,提高永川地区强对流天气预报能力,文章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SA探测资料及FY4A卫星红外C011资料,采用天气动力学诊断方法,分析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1)21日夜间至22日白天,中高纬度的低槽东移,副热带高压略有南移,中低层系统对峙,形成低涡切变线稳定少动,不断激发中小尺度扰动,使对流云团发展。(2)对流云团在低涡的辐合动力作用和暖湿条件下发展为MCC,孤立的对流单体发展成为飑线,东移过程中演变为弓形,大风出现在飑线强回波带、回波前沿,强降水主要发生在强回波区及回波后侧。(3)大气处于上干下湿的不稳定状态,强的CAPE指数、SI指数、K指数、LI指数显示热力、动力条件较好,同时垂直风切变较强,有利于飑线中的上升、下沉气流共存以及暖湿气流输送到发展的上升气流中,以致出现大风、短时强降水。中高纬度的低槽、副热带高压、低涡切变线等天气尺度系统与MCC、飑线等中小尺度系统共同作用,配合较好的热力、动力条件,以及较强的垂直风切变与水汽辐合中心,形成了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非汛期(1—4月与10—12月)大风预报技巧,降低大风灾害影响,文中以重庆市永川区大风天气为例,采用常规气象资料,分析2006—2017年非汛期永川区大风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环流形势和大风类型,并总结大风天气的预报方法。结果表明:1)大风主要集中在永川区中部偏北一带,城区最多;除2012年外均有发生;1月未出现,4月发生次数最多;一天中以后半夜为大风高发期。2)主要环流类型为冷锋后偏北大风型、热低压大风型、高低压系统间梯度风型,其中冷锋后偏北大风型占主导。3)各类型地面系统差别较大,冷锋后偏北大风型冷高压强度在1 022.5 hPa以上,热低压大风型低压强度在1 002.5 hPa以下,高低压系统间梯度风型气压差强度在10 hPa以上。4)各类型前期气温大多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冷锋后偏北大风型与强降温关系最紧密,冷空气主要以西北路径影响四川和重庆地区,通过预报强降温天气及降温强度来预报永川区大风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最后总结的大风预报方法和流程,在2018年的2例大风过程预报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针对2006—2017年汛期(5—9月)重庆永川出现的大风过程,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天气环流背景及物理指数,主要结论:(1)永川中部及偏北一带为大风易发区,出现64次大风过程,8月最多,午后、傍晚和凌晨为大风多发时段,大风出现后持续时间多为1~2 h。(2)大风的出现主要与东移的低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台风外围气流及地面冷高压南下等影响有关,主要环流类型可分为:低槽(涡)型、低槽(涡)与高压系统型、台风影响型。(3)大风发生前后,低槽(涡)型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存在明显降幅,大多在6℃以上。低槽(涡)与高压系统型平均温度弱降温与明显降温概率相当,最高温度降幅在4℃以上。台风影响型温度变化与其出现的月份、北方冷空气的情况有关。(4)各类型大风发生时,大多伴有短时强降水,且大风过程当日累积雨量大多在大雨及其以上。(5)从物理指数来看,大风发生前抬升指数(LI指数)、大气稳定度指数(K指数)、对流有效位能(CAPE指数)、大风指数在各类型大风中各有表现,实际预报工作中需根据不同类型的阈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