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6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引言 Sanders和Gyakum(1980年)把24小时内中心气压至少减少24毫巴的温带气旋定义为气象炸弹。他们提到的加深率本来是对北纬60度而言的,为了得到任何纬度θ的  相似文献   
2.
近二、三十年来,马尔可夫链在气象学上的应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由于统计、计算工作量大,所以在预报上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打算应用PC-1500袖珍计算机解决用马尔可夫链做预报时的统计、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3.
1、湿度的表示方法 表示大气中水汽量的方法有几种,但工程学系统的一部分和气象为中心的其他领域之间在用语和单位上有不同,容易产生混乱。这里介绍以气象学为主的用语以及它们的惯用单位,(气象手册,1979年;礒部,1982年)。 a)水汽压:大气压力中水汽所占的分压力(hPa,Pa,mmHg)。 b)饱和水汽压:与气温同温的靠近平水面处的水汽压。也即在该温度时的大气能含有的最大水汽量所产生的分压力(hPa,  相似文献   
4.
邵春森 《气象》1989,15(12):44-44
开展专业气象服务工作以来,服务的通讯手段不断改进,尤其是使用了警报器和对讲机,使服务的时效和针对性大大加强。专业气象服务中,虽然长、中、短期预报和短时预报部有,但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强化了短时预报服务。这反映了生产实践对气象服  相似文献   
5.
邵春森 《气象》1981,7(2):38-38
“梅雨”是特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季节的一种特定天气气候现象。我们认为梅雨期的划分应以天气现象来确定。这是因为: 1.如依天气形势和天气系统来划分梅雨的起止,容易失去其原来的含义。正如“雨天”意义为下雨,如按天气形势或天气系统划分,把低压控制,定义为“雨天”是不妥的一样。因为低压控制仅是易于产生“雨天”的条件。 2.由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的一段阴雨日总结出的“梅雨天气形势”,也类似于总结出的“寒潮形势”。但我们并不用“寒潮形势”来确定“寒潮”,自然也不宜用“梅雨形势”来定“梅雨”,当然,如果“梅雨天气  相似文献   
6.
月相与暴雨     
邵春森 《气象》1981,7(9):20-20
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大自然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不少与月相有关的天气谚语。如“上看初二、三,下看十五、六”、“七阴八不晴,逢九放光明”等等。许多事实表明,不少异常气象情况的出现往往都与天文潮汐现象有关,因而近年来潮汐与天气之间的关系,引起了气象工作者的注意和研究。本文统计了暴雨随“月之盛衰”的关系,得到了一些初步结果。 一、月相与东台暴雨 我们将东台1953—1979年的暴雨(指20时—20时≥50毫米,如无,08时—08时达到50毫米也统计为一次),按阴历日期出现的次数点成时间曲线(图1)。该曲线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