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2011-2020年石阡国家气象站和乡镇(街道)自动气象站降雨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石阡县近10a年暴雨天气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暴雨灾情信息研究了“三个叫应”阈值。结果表明:石阡县年均暴雨日数11.4d,年均暴雨站次51.5站,主要集中在5-9月,月暴雨日数峰值出现在5月,月暴雨站次峰值出现在6月,05-07时易出现短时强降水;暴雨及伴随短时强降水日数均存在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东部明显大于西部,最大日降水量和雨强大体一致,主要在县城、枫香、花桥一带和白沙;辖区内台站1h雨量达35mm、3h雨量达70mm或6h雨量达90mm及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时,可能发生灾害,应及时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
该文利用石阡国家气象站2019年1—12月DFC1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简称自动观测)和暗筒式日照计观测(简称人工观测)的日照资料,对比分析时、日、月、年日照时数的差异,结果表明: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的日、月日照时数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有非常好的相关性;自动观测年日照时数低于人工观测值,自动观测有日照天数和早、晚日照时数明显多于人工观测值,自动观测比人工观测分辨率更高和灵敏度更好,更客观反映日照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该文利用铜仁市西5县5个国家站2019年自动与人工观测的日照数据,对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发现:自动与人工观测年日照最高值均出现在沿河,最低值则出现在印江和德江;在同一观测环境中,各县2种观测方式得到的年日照时数差值不大,相对差值在6.5%范围内;不同季节的2种观测方式的日照时数多寡分布规律一致,不同月份日照时数多寡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从空间分布上对比分析2种观测方式得到的月日照时数,各月最大值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4.
通过统计思南县暴雨预警时段内(12 h、6 h、3 h)暴雨以上日数空间分布表明,思南县域内暴雨日数及预警时段暴雨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北部东华乡是蓝色和黄色以及橙色预警关注的重点,东南部大坝场镇和中部的枫芸乡是红色预警关注的重点。对增加暴雨预警提前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暴雨蓝色预警在雨前发布的可信度高,而暴雨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雨前发布的可信度低。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省气候避暑地评价标准》为主要评价标准,应用铜仁1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和梵净山无人值守7要素站观测的逐日气温观测资料和整编资料为基础,对梵净山、万山的度夏气候进行评价得出,梵净山、万山具有凉爽、湿润、清新、太阳辐射低的特点,是度夏的理想去处。与此同时,结合本地气候特点,初步设想了铜仁市的评价标准:在辅助指标中引入暑热日数作为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2020年5月20日的强降水是石阡县本年度最强降水天气过程,表现为强降水时段集中(20日02-07时)、降雨强度大(最大72.2mm/h)、影响区域广(全县范围)。文章首先利用CIMISS数据库降水资料分析了石阡2020-05-20大暴雨是由两轮短时强降水叠加造成的,尤其是第二轮强降水具有突发性强、雨强大、时间集中在1~2h的特点,其次介绍了此次强降水天气出现前、过程中的气象服务情况,然后总结了加强值班值守、做好短临监测、开展针对性气象服务有效弥补了预报上的不足,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最后从预报预警的准确性、气象信息的及时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业务人员专业水平、台站和部门间联动、气象工作宣传六方面进行思考,以期为今后开展气象服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