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大气科学   1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温湿结构对南海低压发展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比分析了两个南海热带低压,其中一个在24小时内发展为台风,而另一个不发展。通过几个改变初始场温、湿结构的数值试验的对比分析,指出低压区的温、湿结构对低压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中低层有深厚的高湿层存在,以及中低层有暖心存在,都有利于低压的发展加强,反之,中低层湿度较小或湿层较浅,以及暖心在高层而中低层无暖心,都不利于低压发展加强。同时,温、湿结构对低压发展的影响,可能主要是通过影响条件不稳定层的深浅和强弱,以及影响中低层的水汽能量供应,导致对流的发展趋势发生变化来实现的。最后指出,南海低压的发展对低压区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很敏感。   相似文献   
2.
根据广州区域气象中心热带有限区数值天气预报的条件和特点,设计了一个简单可行的四维同化方案,并通过模式平行试验,详细地分析了该方案对分析和预报的改进情况,表明该方案可以得到一个较为平衡而又与模式大气状态近于协调一致的分析场,大大缩短了模式的Spin—up时间和减小了积分初期模式调整的幅度,从而改进了预报结果。这种改进在资料稀疏区比资料密集区要大得多。通过四维同化,模式的高度场预报、风场预报、质量场及总动能在积分过程中的演变等都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改进。通过在同化过程中区别对待20°N以南的资料稀疏区及其以北的资料密集区,进一步使模式降水预报得到显著的改进。  相似文献   
3.
根据P.R.Julian(1984)的物理初值化方法,利用有限区数值预报模式,针对台风系统的预报做了物理初值化试验。结果表明,物理初值化不但可以改善台风、低压和副高区域的初始流场形势以及初始降水率,而且可以改善台风强度的发展变化过程和路径的预报,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5.
6.
7.
介绍一个新的中尺度模式业务数值预报系统,即区域增强模式数值预报系统,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并能在广州区域气象中心现有条件下进行实时业务预报。大量准业务预报试验表明,该系统对影响华南的种类主要大气过程、尤其是台风和前汛期暴雨等过程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对1993、1994、1995年所有影响华南的台风过程的预报检验其降水邓产分明显高于国家气象中心降水预报模式等大尺度模式的预报,同时,台风路径的预报误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通过周期分析提取主要信息的方法,分析了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欧亚西风环流经向指数、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和广州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为:欧亚西风环流经向度的变化早于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变化先于西太平洋副高;副高的变化又先于降水;同时,还有副高的变化先于欧亚环流的迹象。此外,本文进一步证实了欧亚环流对El Nino事件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有可能是低纬普遍存在的准2年振荡的原因。最后,本文还指出了利用环流、海温等的变化进行El Nino预报和华南沿海降水预报   相似文献   
9.
李崇银  阎敬华 《气象学报》1992,50(2):129-139
本文利用广东热带所的数值预报模式和ECMWF的格点资料,对两个南海低压进行了对比数值分析。其中一个低压在24小时内发展为台风,而另一个不发展。分析发现,二者初始场的温、湿、风、压结构都存在着显著差异。最为明显的是,发展者低层有明显的暖心结构和深厚的高湿层,使得条件不稳定层深厚;而不发展者暖心在高层明显,低层无暖心,而且,中低层湿度较小,所以条件不稳定层较浅薄。两个低压的不同发展趋势都得到了很好的数值模拟结果。利用模式输出结果的对比分析,讨论了南海热带气旋发展与不发展的最基本物理过程及其作用。表明对流层中低层的深厚高温层的存在及相应的温度结构和风场所导致的较强的对流加热的维持和加强,对低压的发展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Dimensional analysis and reduction are done to two existing schemes of 4th-order linear horizontal diffusion, and detailed control experiments between them are made using a topographyincluded mesoscale model. Horizontal diffusion is calculated on the or surface in one (known as Scheme A afterwards ), and on the p-surface in another (Scheme B). Experiments show that differences are small in smooth-terrain areas and very large in steep mountain areas, with the 24h rainfall prediction deviating by 50 mm between forecasts of the two sChemes. The reason may be tha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re falsely diffused in Scheme A, which causes abnorm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nd results in the anomalies of the unstable layer and convective processes. In addition, Scheme A could also bring about circulation anomalies which assumingly have direct link to the convective anomalies in the scheme. Furthermore, perturbation may also affect surrounding areas by wave-like propagation such that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may occur in the area. The analysis indicate that Scheme B is necessary and feasible for it minimizes diffusion-involved forecast abnormality in steep mountains and areas arou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