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赤峰大井子铜多金属矿位于大兴安岭南段锡、铜、铅、锌、银、钼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基于构造叠加晕的理论研究基础,本次研究对矿区内最大的1#脉进行了系统的原生晕研究。研究表明,矿体前缘晕指示元素为F、B、As、Sb、Hg,近矿晕指示元素为Cu、Ag、Sn,尾晕指示元素为W、Mn、Ni、Ti、V;原生晕轴向分带及特征参数显示有“反分带”现象,预示矿体深部有盲矿体的存在。通过建立矿区1#脉构造叠加晕模型及构造叠加晕垂直纵投影图提出下一步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2.
珊瑚矿床是南岭西段钨锡成矿带上一大型石英薄脉带型钨锡矿床。研究开采超40年的在采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同类地下开采的薄脉带型矿床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对矿区含(隔)水层、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径排、地下热水特征及矿坑充水因素分析,确定了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型,并预测了-200 m中段涌水量;开展工程地质编录,岩石力学性质测试,划分了松散、块状碎裂和块状完整坚硬工程地质岩组,确定了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型;调查了矿区环境地质情况,确定矿区环境质量良好。基本查明珊瑚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为矿山后续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疆加尔塔斯克斯套斑岩铜矿床位于西准噶尔斑岩成矿带西段,目前研究程度很低.对该矿床花岗闪长斑岩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组成测试分析.结果显示,该岩体的锆石U-Pb年龄为299.2±5.3 Ma,形成于晚石炭世末—早二叠世初;岩石具有富SiO2、Al2 O3、Na,贫K,Mg#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震、钻井及录井资料分析,将苏丹Muglad盆地Nugara凹陷AG组整体作为一个二级层序,内部划分出五个三 级层序,自下而上依次命名为SQA~SQE,各层序边界在地震和钻测井资料上特征明显,且对应良好。在建立的层序地层格 架内,通过识别不同地震反射单元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振幅、连续性和频率,在AG组内部五个三级层序内识别出席 状平行-亚平行相、楔状相、前积相、丘状相、杂乱相等地震相类型,地震相类型在各个层序中的发育分布具有继承性及 连续性,以此建立地震相演化模型。根据地震相展布特征,结合岩心相和测井相分析与标定,认为AG组主要发育三角 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冲积扇及湖泊五种沉积相类型,同时讨论了地震-沉积相演化规律及受控因素。  相似文献   
5.
详细研究武汉市建国后30多年火灾若干特点,并揭示出火灾(次数,经济损失)年代演变、火源分类及其年代变化和火灾昼夜变化,火灾区域差异,据此,提出相应的减灾对策 。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吸附法对内蒙古赤峰市金蟾金矿区井下穿脉坑道中采集的岩石样品进行试验研究,以探究电吸附法在岩石地球化学找矿中应用的可行性.对阳坡采区七中段46勘探线穿脉岩石样品进行的电吸附找矿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电吸附法获取的Au、Ag、Cu、Pb、Zn元素异常峰值与已知矿脉对应关系良好,同时选取阳坡采区、南大洼采区和李麻子沟采区最...  相似文献   
7.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Ge纳米晶在中子嬗变掺杂(NTD)后受空位、O和As杂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方法引入的O并不能消除纳米晶中的辐照致空位缺陷的影响,而NTD 产生的As掺杂能补偿这些空位缺陷并消除禁带中产生的杂质能级,从而改善半导体掺杂性能.计算还发现,由于较高的电负性,纳米晶中O对Ge原子较强的吸附作用阻止了空位的形成,导致与缺陷相关的非辐射发光中心的浓度减小,发光效率提高,因此中子辐照掺杂前的高温退火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计算较好地解释了已报道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陈青云  陈正洪 《湖北气象》1997,(1):26-27,30
统计武汉市19531993年7175次火灾月(季)资料,对1979-1981年火源作逐季类统计,并结合典型年及重大火灾个例分析主要气候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冬季气温低、降雨少、气压高、风大、是火灾频发期夏季火灾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9.
<正>研究区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其上游20世纪50年代开采的铅锌矿,该矿于1958年在采矿坑口附近建立了小型浮选厂进行选矿生产,由于在生产期间未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并且由于强降雨造成尾矿砂坝坍塌,致使携带Pb、Cd、As等重金属的尾矿渣和废水流入下游河流,致使研究区农田表层土壤大面积受到污染(李强,201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