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南华北盆地户部寨第三系沙河阶组粉砂岩低渗透储层为例,总结了其中发育的5种类型构造裂缝组合,即:①南北向雁形张节理组成的共轭剪节理带;②东西向雁形张节理组成的共轭剪节理带;③缠结状多组剪切构造裂缝;④组合状交切的多组剪切构造裂缝及张裂缝;⑤散状无序排列的构造裂缝。在此基础上,建立光弹性试验构造物理模型,沿现应力场96°方向,均匀地对该模型逐步增加外载力。结果表明,沿各组合裂缝尖端分别形成对称于裂缝走向、且主轴垂直于裂缝的Ⅰ型等色线条纹;对称于裂缝走向、且主轴平行于裂缝走向的Ⅱ型条纹和斜交于裂缝走向的复合型(Ⅲ型)条纹。第①类组合裂缝尖端以Ⅰ型等色线条纹的拉张应力和张剪应力为主;第②类组合裂缝尖端以复合型(Ⅲ型)等色线条纹的挤压应力为主;第③、④和⑤类组合裂缝尖端的应力分布较为复杂。当模型外载荷接近1000kg时,裂缝尖端起裂,并开始发育显微裂缝,而当外载荷达1100-1200 kg时,沿裂缝尖端部位形成宏观裂缝,并开始扩展。5种类型的裂缝组合扩展发育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①,③,⑤,②,④。其中第①类共轭裂缝组合起裂最早,扩展最快,裂缝间的连通趋势最好,说明规则分布的构造裂缝组合,在垂直于外施加载衙时更易达到连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山东招远北截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北截金矿的矿床与矿体地质构造及成矿模式和构造应力场的综合研究表明,北截金矿主要是受NE向的灵山沟-北截断裂控制,其储矿构造部位与与断裂带小角度斜交的NNE向张剪性断裂,矿体主要分布于其中的2号矿带之中,矿体之间呈右行斜列为SW深部发展;百区内的NWW向断裂为成矿后断裂,对矿体有较小的破坏作用;对矿区内Au、Ag、As、Mo、Sb、Bi进行的微量元素原生晕及Ag/Au、As/Mo与Sb/Bi比值分  相似文献   
3.
利用NCEP/NCAR再分析和全国740站逐日降水资料,运用一点滞后相关等方法,对2007年夏季江淮流域强降水期间低频振荡的波动活动特征及其与降水低频变化的联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07年夏季降水中,降水低频分量起着重要作用。降水的低频振荡主周期为10~30d,降水距平时间序列与10~30d低频分量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低频扰动在对流层上层和低层都呈现波列状分布,且在降水活跃位相时,低频环流在高、低层具有斜压结构。在对流层上层,低频扰动有缓慢的东移倾向,相速度为每天2~3个经度。西风带中存在多次移动性波列向下游的传播,且在120°E以西以每天14经度的群速度向下游频散能量,表明10~30d低频波动具有明显的下游发展特征。在强降水开始5d前,低频波动与能量可起源于高纬的乌拉尔山附近,沿着西北-东南向的路径向下游传播。下游发展的低频波动为江淮流域带来了能量,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条件。这些结果加深了人们对低频波动在江淮流域强降水过程中所起作用的认识,可为寻找江淮流域强降水过程预报线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施丹平  王国兰 《气象》1993,19(9):24-27
分析1951年以来苏州夏季高温以及持续高温与厄尔尼诺、亚洲经向环流指数、副高强度指数的关系,1992年夏季根据GMS卫星云图所反应的厄尔尼诺状况和其他因素,对日本96-192小时的数值预报进行修正,准确及时地作出了持续高温的中期预报。  相似文献   
5.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近东西向中生代右行走滑构造系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阐述了分布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的近东西向中生代右行走滑构造系统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指出该右行走滑断裂系统由古北口-平泉断裂和密云-喜峰口-锦西断裂两条主干断裂,以及夹于其间的北西向张性断层和张裂脉,北东向压性断层和褶皱等共同组成,近东西向主干断裂具有右行右列“P破裂”结构形式,北西向的张性断层和张裂脉则具有“T破裂”性质,主干断裂与北东向压性断裂和褶皱构成了一幅右行走滑双重构造(strike-slip duplexs)格局,而不是不同期次变形的产物。该走滑断裂系统形成于侏罗纪末一早白垩世初(147-132Ma),由于它恰好构成了位于辽西的走向北东,向南东逆冲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与冀北,冀西北地区北东走向,上盘向北西逆冲的推覆构造的转换和调节部位,所以本文提出了一个右行走滑构造系统的统一构造模式,在该模式中,辽西和冀北,冀西北同时代而运动方向相反的逆冲构造系统分别构成了近东西向右行走滑系统的断盘前缘挤压逆冲构造区,认为惦记山板内造山带总体构造格局的区域构造作用方式是:在总体北西一南东向挤压的一级构造应力场作用下,造山带北部的块体相对于中生代华北地台为主体的块体做向东的右景下,燕山板内造山带可能构成了亚洲东部另一个重要的“挤出构造带”或“逃逸构造域”,这种推测需要得到北部东西向断裂系具有同期左行走滑运动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赤峰西部地区金矿床成矿时代及其成矿机制的新认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赤峰西部地区产华北板块与兴蒙造山带拼合部位南侧的板块北部边缘带上,为著名的赤峰-朝阳金矿集中区重要金矿产地之一。本区金矿床包括两种类型:柴胡栏子金矿床为蚀变岩型金矿床为蚀变岩型金矿;莲花山和红花沟金矿床属石英脉型。诸多地质事实表明这些矿床的形成均与中基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野外观察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说明中基性岩浆活动发生在印支期。因此,笔者提出本区金矿成矿时代为印支期的新认识,否定了以往一些研究者提出本区金成矿作用是发生在燕山期或海西期的看法。同时,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本区金矿床是在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作用下、区域隆起的过程中形成的产物,从而对本区金矿床的形成机制做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利用MICAPS历史资料,对2000年以来南宁出现12例典型冰雹过程的环流形势进行统计,根据冰雹天气发生前的环流基本特征及各系统影响比重,归纳为高架冰雹型、高原槽冰雹型、西南暖低压冰雹型3种环流形势。并利用南宁市2009年4月12日、2017年3月18日以及2018年5月7日共3例不同类型的冰雹天气过程的探空资料、MICAPS历史资料以及南宁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数据,分别从天气背景、物理量场、雷达产品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南宁市冰雹预报预警的部分参考指标,得出以下结论:(1)西南暖低压的存在对南宁冰雹天气的发生起重要作用;(2)大气层结不稳定、强烈垂直风切变、适宜的0℃和-20℃高度为南宁冰雹天气的必要条件;(3)垂直液态水含量存在跃升是判断南宁冰雹是否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A dating of two biotite samples taken from the meso- and low-temperature mylonites within the Shangyi-Chicheng fault belt on the north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yields 40Ar/39Ar isotopic ages of (399 ± 1) Ma and (263 ± 2) Ma, respectively. These data reflect an Early Devonian deformation and a Late Carboniferous retrograde metamorphism event along the fault, suggesting that the tectonic activities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n Paleozoic should be reconsidered.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了最佳气候找相似的预报方法来制作长期天气预报。由于这种方法使用了地面、高空、太阳活动和海温资料,具有长时段,多要素,综合性强的特点,所以预报较客观,对预报年的年景能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由于不同站点资料代表着不同地区的气候背景,因而能分片制作短期气候预测,为解决目前短期预报中小尺度天气难的问题提供了较为详实的气候背景和可靠的预报依据。此方法虽属统计方法,但与中、短期数值预报有某些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预测因子的同时性和连续性,对要素的预测如同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  相似文献   
10.
似大地水准面的构建可以将GPS测量的高程迅速转化为正常高,极大降低高程测量的成本,提高相关工作效率。将EGM96/2008重力场模型与“移去-恢复”法相结合,在矿区内建立似大地水准面,并使用不同的插值方法,验证最优方案。结果表明,使用二次线性插值的EGM2008重力场模型拟合效果更好,模型外符合精度达到3.6 mm,更适合应用于该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