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河南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盐岩沉积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其古近系的两个沉积旋回发育了四套盐岩,分别位于沙河街组第三段的第四亚段(S34)、第三亚段(S33)、第二亚段(S32)和沙河街组的第一段(S1)。主要分布在凹陷北部。每套盐岩又由若干个盐韵律组成,每一单韵律由盐岩和泥岩组成。两套等时对比标志层(深湖沉积)之间盐岩与砂泥岩存在着相变关系。盐岩是在深盆背景下干旱成因的,盐类物质来自地下深处上涌的卤水,分层卤水是盐形成的基本形式,上涌通道是基底大断裂,动力基础是岩浆活动。盐的阻隔作用使其对下部地层的温度、压力均有影响,这种影响有利于加快盐下地层中的有机质成熟与演化。盐又是良好的盖层,且在高温、高压下盐呈塑性状态。勘探实践看出东濮凹陷的岩性油气藏与盐岩的沉积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搞清盐岩的分布规律对东濮凹陷下步勘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In the high-speed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China, the urban popul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 significantly, leading to a high-density aggregation of population. However, the sharp increase in population density has not produced commensurate improvements in the road networks. On the contrary, the population increase induced a serious evacuation vulnerability, which cities experience during various hazards and catastrophic events. Therefore, research on evacuation vulnerability is important to urban planning. To assess the evacuation vulnerability, the optimal and worst scenarios should be considered because all possible evacuation plans occur between these extremes. However, most previous evacuation vulnerability studies are based on the worst-case scenario, only providing an upper bound of a potential evacuation assessment. To provide a more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cision-makers to understand the consequences caused by all possible evacuations, this paper proposes an optimal evacuation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model that provides the lower bound on potential evacuation difficulties. The model is solved by a stepwise spreading algorithm based on Graph Theory. Subsequently,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the study adopts the model to assess the evacuation capability of different road network topologies. A comparison with previous research was performed. The model was demonstrated in an application to the South Luogu Alley of Beijing, China.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is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our model with previous research may provide a more complete theoretical basis for an evacuation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地质构造活跃,内外动力作用强烈,加之气候异常变化,区内大型滑坡发育。以雅鲁藏布江断裂附近新发现的拉岗村古滑坡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查、槽探揭露、地质测年和工程地质分析等基础上,对其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1)拉岗村滑坡属巨型岩质滑坡,体积达3.6×107 m3,最大水平滑动距离约3050m,滑坡后壁与堆积体前缘高差达965m,最大运动速率达78.1m/s,具明显高速远程特征;(2)受冷冻风化和冰体"楔劈"作用影响,滑坡后部岩体崩裂,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冰川逐渐消退,融雪降水入渗加剧劣化岩体结构,降低岩体强度;(3)根据14 C和10Be测年结果,拉岗村古滑坡形成于距今4140~9675a,沿雅鲁藏布江断裂发生的强震可能是该滑坡的直接诱因,岩体受到地震抛掷力作用,原有节理裂隙和新生破裂面发生张剪-拉裂破坏迅速贯通,首先沿断裂附近碎裂结构岩体发生破坏,上部岩体随之失稳并高速下滑。该研究可为认识青藏高原断裂带内大型古滑坡的形成机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左潇懿  程亮  楚森森  吴洁  张雪东 《热带地理》2022,42(7):1138-1147
为保障船舶海上航行安全,结合GIS与模糊层次分析法,从海上搜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搜救力量2个方面选取9个因子建立海上搜救困难性评价模型,对南海海上搜救困难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自然环境影响下,南海海域搜救困难性具有“V”字形分布的特点,由东北向西南难度等级逐渐降低。2)在人文搜救力量影响下,南海海域的搜救困难性整体呈“东北-西南条带式”,难度最大的区域主要位于南海东北―西南的连线上,呈不规则环状向连线两侧递减。3)综合两方面因素,南海部分岛屿周围搜救难度偏高,主要受台风等恶劣天气及远离搜救基地的影响,而远海海域搜救难度在整体上为“东北-西南递减式”空间分布格局,最高和较高的区域由研究区东北延伸至西南,然后向西北、东南两侧递减。总体而言,南海研究区中近21.1%的海域搜救难度≥7级,仍需加强对搜救力量的部署与建设。  相似文献   
5.
6.
为简化沟灌二维累积入渗量的数值计算,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了土壤初始含水率、入渗水深、沟底宽、边坡系数、土壤质地和容重等因素对沟灌边界效应和拟合系数γ的影响,并建立了系数γ与主要影响因素间的函数关系式,提出了沟灌累积入渗量简化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土壤初始含水率、沟底宽和边坡系数对沟灌边界效应的影响较小,而入渗水深、土壤质地和容重对沟灌边界效应的影响显著;拟合系数γ主要与入渗水深的变化有关,随入渗水深的增大呈现减小趋势,但对初始含水率、沟底宽、边坡系数、土壤质地和容重等因素变化的敏感性较低,可忽略其影响;建立了估算拟合系数γ的计算式,结合已有文献资料对其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黏壤土和砂壤土不同入渗时间内,其沟灌累积入渗量计算值与实测值和HYDRUS软件模拟值具有高的一致性,说明文中所建公式估算拟合系数γ值可靠.研究结果可为简化沟灌累积入渗量的数值计算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规划中气候信息应用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规划中气候信息的应用经历了从早期的风玫瑰图利用到考虑风、温、湿、压等要素的气候适宜性分析以及目前关注城市通风环境、热环境以及污染敏感区的城市环境气候图技术的历程。气候信息获得的途径也从数量极为有限的基本气象观测站资料到空间加密的自动气象站资料、更精细的气象数值模式以及精细化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细化的技术导则和规范的建立以及不同行业间的联合发文有力推动了气候信息的实际应用。此外,研究展示了近年开展的伊犁、深圳、北京实际案例主要内容。最后,针对未来我国将根据大气环流特征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走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从工作层面和技术层面给出了需要不断完善并深入研究的几个重点。  相似文献   
8.
并行电法在大坝爆破振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磊  江晓益  江树 《地质论评》2019,65(Z1):27-29
正钻爆法是硬质岩地区隧道施工的重要工艺,但爆破振动对周围建筑物的破坏损伤也越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邓成发等,2012)。对爆破振动的安全评估的方法较多,包括有限元的数值模拟分析、构建相似物理模型以及现场的爆破振动监测等技术手段。其中,原位质点振动仪的速度或加速度的动态采集及分析为施工爆破的控制提供重要的依据,但不能反映结构体内部的应力状态和特性,无法揭示建筑物爆破前后的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9.
利用1979-2016年金沙江支流漾弓江流域木家桥水文站流量资料和丽江市气象资料,揭示了漾弓江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漾弓江流域年径流量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在年代际时间尺度,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及2000-2009年,径流量呈现增加趋势,而2010-2016年径流量呈减小趋势,与2000-2009年相比, 2010-2016年径流量减少了42%(减少径流量为0.88×108 m3)。气温和降水量对径流的影响均较为显著,其中,降水量对径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雨季,而气温对径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消融期。气温升高导致冰川累积负物质平衡,进而引起冰雪融水变化,漾弓江流域2000-2009年径流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滑坡碎屑流对拦挡结构的直接冲击常产生较高的峰值冲击力和冲击能量,导致结构发生破坏而失效;而导引结构通过改变碎屑流的运动路径,可减缓其冲击效应,提高结构抗冲击能力。文章运用三维离散元模拟软件,结合室内休止角试验的结果,校准数值模拟参数,以三种不同导引结构(凹型圆弧、直线型、凸型圆弧)为变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凹型圆弧结构B1可以有效地将碎屑流颗粒的冲击力进行转化,结构所受的法向力最小,切向力最大,对颗粒的导引作用最大。经过三种不同导引结构后,颗粒与滑槽之间的碰撞和摩擦是导致颗粒动能减小的主要原因;而三种不同导引结构对颗粒动能的耗散效果无显著差异。导引结构的作用对于颗粒堆积体积分布有显著的影响,主要影响区是靠近坡脚处,对导引结构之后的堆积区域的颗粒体积分布影响不显著。通过对冲击效应和堆积特性的研究,得到凹型圆弧结构形式最优,可以为碎屑流的防护工程抗冲击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