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long the meridian of 105°E, the Chinese region ar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east and w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east part of China the temperate extratropical belt, the warm extratropical belt,and the northern subtropical belt shift northward significantly, whereas the middle subtropical belt and the southern subtropical belt have less or no change. As for the northern subtropical belt, the maximal northward shift can reach 3.7 degrees of latitude. As for the warm extratropical belt, along the meridian of 120°-125°E, the maximal northward shift can reach 3-4 degrees. In the west part of China, each climatic belt changes little. Only in the Xinjiang area are the significant northward shifts. Correspondingly, it is found that in the last 50 years the traditional seasons have changed. For Beijing, Hailar, and Lanzhou, in general, summer becomes longer and winter shorter over the last 50 years. Summer begins early and ends late with respect to early 1950s. Contrary to the summer, winter begins la  相似文献   
2.
产杀虫活性物质海洋放线菌的筛选和初步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浙江宁波海域的滩涂泥样中分离到54株海洋放线菌,用卤虫液体测定法进行了杀虫活性菌株的筛选,结果显示多株放线菌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菌株XS902,XS904,BL803,BL807对卤虫的ID50高达100以上。同时研究了XS904活性菌株的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链霉菌属。  相似文献   
3.
2019年中国气候主要特征及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9年我国气候总体呈现暖湿特征。全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79℃,为1951年以来连续第五暖年,四季气温均偏高,春、秋季明显偏暖;年降水量为645.5 mm,较常年同期偏多2.5%,冬、春、夏季降水偏多,秋季偏少。华南前汛期开始早、结束晚,为1961年以来最长前汛期,雨量为1961年以来次多;西南雨季开始和结束均偏晚,雨量偏少;入梅晚、出梅早,梅雨量偏少;华北雨季开始晚,结束与常年一致,雨量偏少;东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偏多;华西秋雨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偏多。2019年,台风生成多,登陆强度总体偏弱,仅台风利奇马灾损重;暴雨洪涝、干旱、强对流、低温冷冻害和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均偏轻。  相似文献   
4.
姜允迪 《气象》2008,34(2):124-127
2007年11月,全国平均气温为3.1℃,较常年同期(2.1℃)偏高1.0℃.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0.1mm,较常年同期(18.2mm)偏少8.1mm,为1989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值.山东11月区域平均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值,贵州、陕西为次少值.月内,江南、华南等地干旱持续发展;东北南部、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汉、四川盆地等地出现大雾天气;东北地区出现入冬以来第一场明显降雪天气;云南德钦普降暴雪,遭受严重雪灾.  相似文献   
5.
2008年11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9℃,较常年同期(2.1℃)偏高0.8℃.全国平均月降水量为24.7mm,较常年同期(18.0mm)偏多6.7mm;湖南、贵州区域平均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广西为第二多;河北为第二少.  相似文献   
6.
Liu  Qunqun  He  Wenping  Gu  Bin  Jiang  Yundi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2017,130(1-2):435-442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 Many abrupt climate change events often cannot be detected timely by conventional abrupt detection methods until a few years after these events have occurred....  相似文献   
7.
姜允迪 《气象》2005,31(12):88-89
9月份,全国平均降水量为62.8mm,比常年同期(66.2mm)偏少3.4mm.山东、陕西、江苏等地发生局地暴雨洪涝或地质灾害;西北东部旱情缓解,但东北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干旱持续,湖南、贵州、广西等地旱情有所发展.全国平均气温为17.5℃,比常年同期(16.0℃)偏高1.5℃,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全国大部地区月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本月,有3个台风在我国登陆,给浙江、安徽、海南等地造成严重影响;9月中旬,江南、华南等地出现明显“秋老虎”天气;海南等地发生局地强对流灾害.  相似文献   
8.
2004年我国天气气候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良炎  姜允迪 《气象》2005,31(4):35-38
2004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春李至初夏,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地区出现近5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秋季,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范围的严重干旱。汛期,我国大江大河未发生大的流域性洪涝灾害,但局地性强降雨造成的暴雨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比较频繁,四川、重庆、云南、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市损失较重。全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但阶段性起伏变化较大,冬、春、秋季部分地区遭受低温冻害或雪灾,夏季南方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年内,有8个台风(热带风暴)登陆我国,其中台风“云娜”给浙江造成严重损失。雷雨大风、冰雹、雷击等局地强对流天气发生频繁。春季北方沙尘天气较上年同期增多。综合分析,2004年我国气候总体正常,气象灾害偏轻,属于偏好年景。  相似文献   
9.
2015年中国气候主要特征及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5年,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9℃,为1961年以来最高值,华南年平均气温为历史最高,东北、华北和西北为次高值;四季气温均偏高。全国平均降水量648.8 mm,较常年偏多3%;长江中下游大部及广西、新疆等地降水量偏多,西南西部及海南、辽宁等地降水偏少;冬、夏季降水偏少,春季接近常年同期,秋季偏多明显。2015年,南方暴雨过程多,夏季出现南涝北旱,上海、南京等多个城市内涝重;华北、西北东部及辽宁夏秋连旱影响较重;11月江南、华南出现强降雨,秋汛明显;盛夏,新疆出现持续高温天气,但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两年出现凉夏;登陆台风偏少,但登陆台风强度强,"彩虹"致灾重。2015年,我国共出现11次大范围、持续性霾过程,11-12月我国中东部雾-霾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污染程度重,11月27日至12月1日华北、黄淮等地的雾-霾天气过程为2015年最严重的一次。  相似文献   
10.
姜允迪 《气象》2007,33(12):126-133
9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6.8℃,较常年同期(16.0℃)偏高0.8℃。北京9月区域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河北、内蒙古、辽宁为次高;吉林为第三高;贵州为第三低。全国平均降水量为67.9mm,接近常年同期(66.2mm)。月内,强台风韦帕登陆浙江,浙苏闽鲁等地受灾;东北西部及内蒙古东部干旱持续发展;云南、广西等地遭受局地暴雨洪涝灾害;北方部分地区遭受初霜冻灾害;南方部分地区出现低温阴雨天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