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篇
自然地理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香港近海第四纪研究──(香港)地区与全球对比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严维枢 《第四纪研究》1996,16(3):283-287
通过对WB7钻孔的研究及过去资料的分析,香港近海第四纪地层层序至少可以识别出10个海相与陆相交替的沉积序列。WB7钻孔位于香港西薄寮海峡,对该钻孔进行了连续取样。本文列出了两张地区性与全球沉积序列对比表,最早的海相沉积和陆相沉积年龄分别早于倒数第4次间冰期和倒数第5次冰期,地层对比表中把香港的第四纪地层与磁性地层、氧同位素地层、超微体化石组合及澳大利亚南部滨岸沙丘序列,新几内亚Huon半岛和印度尼西亚Sumba半岛的海岸阶地,美国大西洋海岸平原氧同位素序列,中国黄土阶段及海侵,东南亚的海岸和近海沉积进行了初步的对比。  相似文献   
2.
严维枢 《热带地理》1997,17(2):173-178
潮汐站资料分析表明香港地区海平面每年以1mm的速度上升。然而,在沿海填海地区,由于受长期地面沉陷的影响,下沉速度超过上升速度,导致海平面明显相对上升。受大规模地面沉陷的影响。填海区在台风暴潮期间极易受海水浸淹。为了有助于未来海岸的开发,建议利用现有技术水平的测量方法,包括卫星测高和激光测距方法等,对填海区进行长期连续的地面沉陷监测。对下沉问题提出预警,以便采取措施,如修筑海提,建抽水站等,以抵御海  相似文献   
3.
香港晚第四纪的古环境和沉积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香港海域16口钻井的岩心的沉积学和微体古生物学后,将它们划分为以下地层: (1)全新世海相沉积(最老的~(14)C年龄为距今8080±130年); (2)最后冰期陆相沉积(~(14)C年龄为距今8520±270—<30000年); (3)含有红树植物孢粉的最后间冰期海相沉积(~(14)C年龄距今30560±580—36230±_680年)。 (4)中玉木冰期的陆相沉积; (5)?含放射虫的第二最后间冰期海相沉积; (6)?前第二最后间冰期的陆相沉积。 在最后间冰期时期,海平面至少低于基准面(基准面:大约低于平均海面115米)9米。微体古生物的证据表明,当时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今。  相似文献   
4.
香港地区的100个^14C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维枢 《华南地震》1989,9(1):36-43
在香港,随着对浅、表沉积地质学兴趣的增长以及对考古学兴趣的持续,使得近年来~(14)C数据的总数,达到了一百个之多。为便于参考,作者将已知的所有数据列表于本文.如有错误和疏漏,恳请告知。 为方便起见,将~(14)C数据按考古学和地质学的意义分列二表。此前,还列表说明出数据的实验室及其代号。图1是采集测试样品的位置图。  相似文献   
5.
香港全新世地层中发现有6种沉积构造类型,包括:1)隐构造淤泥层(SM型)、2)砂质粒序层(GS型)、3)层理状沉积层(L型)、4)贝屑粒序层(GSh型)、5)无序贝屑层(USh型)和6)均一粉砂层(SS型)。其中,后5种类型与风暴潮有关。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有7种类型。其中,双峰型粒度分布与风暴潮对海底沉积物的悬浮和再分配密切相关。贝壳的破碎度可指示沉积物受改造的程度。沉积构造受改造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沉积速率和生物扰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