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CES( APEC Cooperation for EarthquakeSimulation,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地震模拟合作计划 )是 APEC框架下的一个重要的多边科技合作项目 ,其国际科学委员会由以下 5人组成 :Peter Mora(澳大利亚 ,执行主席 )、J.BernardMinster(美国 ,秘书长 )、尹祥础 (中国 )、Mit-suhiro Matsuura(日本 )、Andrea Donnellan(美国 )。该合作项目致力于发展地震发生全过程物理和动力的真实的数值模拟模型 ,发展与地震孕育全过程有关的理论、预测方法及数字模拟技术。该项目每 2年召开 1次学术交流会 ,并开展多边的学术交流。“ACES第三届国际研讨…  相似文献   
2.
地震预测,尤其是短临地震预测是当代自然科学的一个世界性科学难题。文章总结归纳了当前地震预报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提出了突破地震预报难关的科学思路和技术途径,以及今后开展地震预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经国务院批准,应美国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邀请,由国家地震局方樟顺局长为团长的代表团一行5人于1990年5月26日—6月10日赴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和学术考察。代表团此次赴美的主要任务是在双方正式同意将中美地震科技合作协议继续延长第三个五年的基础上,与美国对口部门就中美地震科技合作议定书进行工作会晤,并访问考察美方的有关学术机构、大学和地震预报实验场。双方代表工作会晤于1990年6月1日在美国地质调查局总部举行。参加会晤的美方人员有美国地质调查局局长佩克博士(副部级)、  相似文献   
4.
顾功叙 1985 (引自地球物理研究所建所 35周年纪念文集 )到了 35年后的今天 ,我们研究所的研究任务倒是变得单一化了 ,只是地震的研究 ,看来比较单纯 ,但如何做下去 ,问题仍是根本没有解决的 ,学术思想紊乱 ,无人设法统一起来 ,领导上也从不组织议论 ,漠不关心 ,听之认之 ,行政管理已成习惯 ,科研前景是研究所的大事 ,我们不是行政单位 ,方向任务长期定不下来 ,这对于稍有科学知识和远见的人 ,必然会强烈不以为然的。事实上问题并不太复杂困难 ,不说空话 ,只干实事就能有所作为 ,回避大问题是不对的 ,我们国家要在纪念建国 10 0周年时各方面…  相似文献   
5.
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短期地震预测的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6年以来 ,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预报推进组主要承担首都圈地区月震情跟踪监测预报、年中和年度华北地区和全国地震趋势分析研究工作。本文总结了我所在填写短临预测卡片、月会商和年度会商分 3个方面所做的预测结果 ,并进行预测效能的初步评估 ,以供参考和进一步的分析和检验。1 地球物理研究所填写短临地震预测卡片的预测回顾我所自开展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以来 ,一直对短临地震填卡预测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 ,从 1 986年到 1 997年基本没有填写短临地震预测卡片。 1 998年以后 ,根据中国地震局预测预防司有关鼓励短临预测的规定 ,开始试验…  相似文献   
6.
1会议概述 WMO人工影响天气会议每4年举行一次。2007年10月22-25日第9届WMO人工影响天气会议在土耳其的安塔利亚召开。来自世界各地160位从事人工影响天气科研与业务工作的科学家参加了会议。我国气象部门、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代表31人与会,其中14人在大会做口头报告,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回顾了以往地震预报实验场的经验教训,讨论了新一代地震预报实验场的实施策略。汲取汶川地震的经验启示,本文提出"地震博弈"策略,即考虑中长期地震预测的可用性与不确定性,在监测与实验系统设计中考虑地震活动和地震构造相依的区域模型。对于特定的活动断裂或活动地块边界带的潜在强震段落,设置适应多种孕震模型的"想定地震破裂",针对地震孕育的"想定模式"设计观测项目和监测系统。这一系统以地震成因和孕震模型的有效约束、"预期"前兆的有效监测、预测/预报效能的有效检验为导向。从技术角度,本文提出将地震预报实验场作为一个"大科学工程",强调复杂的多层次、多组分技术系统性能的稳健性,以及为确保与地震有效的"近距离接触"的系统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由亚洲地震委员会和日本地震学会联合主办,日本多个学术机构参与协办的第七届亚洲地震委员会学术大会暨日本地震学会秋季会议于2008年11月24--28日在日本筑波(Tsukuba)举行.  相似文献   
9.
陈建民局长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和200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指出,“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必然要求,必须把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要做好自然灾害规律研究、加强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等六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日本在气象环境综合治理方面的情况,在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部的大力支持下,与北海道科学技术交流协会联系并经省政府批准,以黑龙江省气象局副局长贾世民为团长的黑龙江省气象环境综合治理代表团一行8人,于1999年10月4日至15日对日本进行了考察访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