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加强山西中南部的地震监测工作,捕捉未来可能发生大震前的重力场变化,配合其它手段进行地震监测预报研究,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和山西省地震局共同协商,经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批准,建立了山西省中南部重力观测网。 1991年8月,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和山西省地震局共同组成踏勘组,进行了现场线路和观测台址的踏勘和选址工作。1991年9月,建成重力观测网。1991年12月,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使用两台LcR—G型重力仪进行了首次观测。  相似文献   
2.
运城震群活动自1986年11月7日起,截止到1987年1月31目,共记录到地震780多次,所释放的总应变能2.25×10~6焦耳,相当于1个M_s=5.3地震,其中最大地震为11月21日05时40分50.7秒M_L=4.7地震,震中位置λ_E=111°03′,N=30°15′。 该震群活动发生在运城盆地东缘的中条山前,主要沿北东向的鸣条岗断裂和北西向的陶村隐伏断裂活动。震中分布的空间范围,北北东向长轴为11公里,短轴为4.5公里。主震后的部分小震活动是沿北西向的陶村隐伏断裂分布的。两组活动方向与构造相一致,反映出地震活动是受两组构造的共同影响。 根据运城震群活动情况,利用山西南部近两年来的流动地磁测量结果作了初步分析,认为测区内部分测点的地磁场随时间、空间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这种变化规律可能是震群效应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