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对云南大理州部分市(县)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问卷调查,同时采用其他调研方式,初步了解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认知水平和需求,对云南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3.
余丰晏  刘代芹 《高原地震》2009,21(2):9-17,8
利用GPS与水准测量相结合对某水库大坝表面变形进行了多期监测,采集了大量的观测数据。通过内业计算、严密平差得到该水库的各个变形点的三维坐标,并与上期资料相比较获取坝点的形变量,最终通过计算、分析给出水库中坝、东坝及西坝3个坝体的稳定性参数。  相似文献   
4.
求解位场反演问题的混合编码遗传算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求解地球物理反演问题时,复杂的解析关系往往使计算变得十分困难. 对于这类问 题,遗传算法有其独特的优势. 然而传统的遗传算法在搜索最优解的过程中往往效率不高. 研究表明,遗传算法的编码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交换和变异操作的搜索能力. 二进制编 码的交换操作能产生更多的新样本数目而具有较强的搜索能力,十进制编码的变异操作因搜 索范围更大而具有较强的产生新样本的能力. 本文分析了二进制与十进制编码的搜索机制, 提出了混合编码遗传算法(Hybrid Encoding Genetic Algorithm,简称HEGA),其原理是利用 十进制编码进行变异操作,其他操作采用二进制编码. 针对位场反演问题的特点,结合混合 编码、动态编码和大概率变异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搜索及产生“新”有效基因物质的能力. 理论模型及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尤其是在模型的分辨力方面有显著的 提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过去近半个世纪水库诱发地震资料的分析,认为水库诱发地震的诱发因素尽管复杂,但一些国内外水库诱发震例表明,水库诱发地震的断层响应现象是明显的,这种现象由水库诱发地震的非均匀分布性、集中呈带性、地震带与水库位置关系的非确定性、地震带沿库区某些断层展布等方面所反映.  相似文献   
6.
M.  Cocco  F.  Catalli  S.  Hainzl  B.  Enescu  A.  M.  Lombardi  J.  Woessner  余丰晏 《世界地震译丛》2008,(5)
利用Dieterich(1994)提出的物理模型模拟应力的变化而引起的地震活动时空演化过程。通过依赖于速率和状态的摩擦定律,将其应用于无限地震成核点群。模拟结果显示,地震活动速率变化取决于应力扰动的幅度、断层的基本物理特性(用参数Aa表示)、应力加载速率和研究区的参考地震活动速率。为了使该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报性,我们着重研究了物理模型的参数和参数间的相关关系对模拟结果的影响。首先,我们讨论了参考地震活动速率的不同定义,并以美国1992年的兰德斯地震序列为例,说明其对地震发生速率计算中的影响;其次,我们从物理上和统计上论证了模型各参数间均存在强相关。我们讨论了这种相关性并强调指出,参考地震活动速率、应力加载速率和Aa值这些模型参数的估计与模拟再现观测到余震序列密切相关。我们推导出的解析关系证明了这些模型参数对于与大森定律相当的余震衰减律的意义,模型参数决定了大森定律中时间常数C值和常数因子K,并表示p值≤1.0。论文最后讨论了以准实时预测为目标的约束模型参数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7.
1.引言在观测船上进行的气象观测与在地面气象台站实施的观测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因为在海洋上,所以还包括波浪、海流、海冰状况和海水温度等的观测.另外,因为观测位置时刻都在变化,对于在没有目标物的海洋上观测来说,船位测定装置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8.
曾冲  陈超  余丰  吴云超 《物探与化探》2005,29(2):157-160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CCSD 1井第一阶段0~2 000m钻进完成后,前后2次测井的深度值差异较大,必须对事故后测井的深度值进行校正,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首先对该测井数据进行了一系列的预处理,然后使用多种方法对比分析进行深度校正。在大多数井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事先要求的精度。校正结果表明,相关分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曲线形态差异较大的井段处理还有待研究。全部过程采用计算机自动完成,提高了数据处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板块构造受控于集中在板块边界的推动力和阻力,然而由观测资料所约束的高精度全球地幔流模型仍面临着计算上的挑战。我们利用最新的自适应网格细化算法,将板块边界的分辨尺度下降到1km,通过分析相接板块的运动,在并行计算机上模拟全球地幔流。在上地幔中,当消减板块向下俯冲时,往往会产生弧后扩张和板片回退现象。下地幔中冷的热异常通过狭窄的高粘性的板块与洋壳相耦合,导致洋壳运动速度的下降。在海沟区域,弯曲岩石层内的粘性耗散占整个岩石层和地幔总耗散的5%至20%。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过去半个多世纪水库诱发地震观测与研究的进展,分析了当前水库诱发地震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认为进一步积累资料、确定水库诱发地震的关键影响因子、采用观测和实验手段研究水库诱发地震机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有效的水库诱发地震预测技术,是今后水库诱发地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