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州地区石笋稳定同位素古气候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4C测年技术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古温度方法,对浙江省临安瑞晶洞穴的石笋进行了14C的测年和碳、氢、氧同位素测试,获得5~1万年间杭州地区古气候演化记录、该记录表明,在5~1万年间有三次较明显的周期性古温度变化,最高温度为14。9℃,最低温度为6。6℃,最大温差为8℃左右,平均温差3~5℃。这段时期正处在大理冰期后期,但大理冰期并不是一个持续的低温阶段,它至少有3次温度波动。与我们获得的石笋同位素古温度相一致。另外,我们将5~1万年间杭州地区古气候变化与同期东南沿海的海平面变化进行了对比,在时间上也较为吻合,也就是温度上升、海平面也上升,温度下降、海平面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2.
安徽马山金铜矿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杭州地区石笋稳定同位素古气候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4C测年技术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古温度方法,对浙江省临安瑞晶洞穴的石笋进行了14C的测年和碳、氢、氧同位素测试,获得5~1万年间杭州地区古气候演化记录、该记录表明,在5~1万年间有三次较明显的周期性古温度变化,最高温度为14.9℃,最低温度为6.6℃,最大温差为8℃左右,平均温差3~5℃。这段时期正处在大理冰期后期,但大理冰期并不是一个持续的低温阶段,它至少有3次温度波动。与我们获得的石笋同位素古温度相一致。另外,我们将5~1万年间杭州地区古气候变化与同期东南沿海的海平面变化进行了对比,在时间上也较为吻合,也就是温度上升、海平面也上升,温度下降、海平面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陆岩石圈的化学元素丰度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中国大陆岩石圈模型的面积960万km^2,平均厚度110km,体积10.6亿km^3,岩石平均密度3.064g/cm^3、总质量3.245×10^18t。在中国大陆地壳元素丰度的基础上,作者首次求出中国大陆岩石圈的元素丰度值。其质量丰度,厚子丰度和相对丰度列于表1。此外还按10类(78种)元素分别讨论中国大陆岩石圈的主要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新疆菁布拉克基性超基性岩带的Sm-Nd同位素年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Sm-Nd矿物等时线定年结果表明,菁布拉克岩带基性超基性岩形成于320Ma,其形成时代晚于早石炭世早期的火山活动,是塔里木板块与巩乃斯微板块碰撞晚期拉张构造环境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五万年来渤海海平面变化初探王兆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七系,合肥230026)关键词渤海,有孔虫,氧同位素,海平面变化用渤海有孔虫的氧同位素研究并结合其它海洋地质的研究,将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关于渤海5万年以来海平面的演化过程,并为恢复其古地理变化,海侵、海...  相似文献   
7.
新疆西天山菁布拉克岩带基性-超基性岩的全岩εNd(t)约为-5.1-+6.4,87Sr/86Sr(t)约为0.7037-0.7094。幔源岩浆同化围岩和结晶分异联合作用(即AFC过程)可以解释这些岩石的Nd、Sr同位素组成。  相似文献   
8.
莲花山钨矿区K-Ar同位素地质年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东莲花山钨矿是1956年发现的新类型钨矿床。原911地质队给矿床作了工业评价,黎彤等作了矿床地质学研究。但是长期以来,该矿区未进行过同位素地质学研究。 为了探讨这个矿区侵入岩、火山岩的成岩时代与钨矿的成矿时代,以及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的关系,我们在莲花山钨矿区采集了同位素地质样品,进行了Rb-Sr、K-Ar同位  相似文献   
9.
郯庐断裂带呈北北东—北东向纵贯东北、华北、华中三大地洼区。从地壳发展史及现阶段大地构造性质看,它是在地洼阶段继承历代大地构造发展阶段的构造,进一步发展而成的一条大陆型裂谷带。沿郯庐断裂又有许多次生的断裂,断裂附近有许多温泉,这些温泉有规律地排列在主断裂两侧,与主要构造线相一致,温泉一般出露在构造破碎带上,并覆盖有厚约10m左右的第四纪沉积物。为了探讨温泉水的补给源,笔者沿郯庐断裂北段的安徽、山东、辽宁采集了一些温泉水样品分析了氧和氢同位素组成(表1)。从表1可看出,δ~(18)O值-8.13‰~10.94‰,δD值-55.6‰~-76.98‰,前者的变化范围在±1‰,δD值的变化范围仅±10‰。为了进一步说明温泉水的补给源,笔者同时对该地区的井水作了氧和氢同位素分析(表2)。  相似文献   
10.
用高精度热电离质谱技术测定石笋的年龄,初步建立了热电离质谱铀系年龄的方法。 4个样品的测定结果复现性较好,铀含量、同位素比值及年龄值与标准值吻合,数据的精度大大提高,显示了质谱铀系年龄方法具有样品量少、时间短、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