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玉亭  刘素英 《山西地震》2003,(4):27-28,35
对科技期刊质量和编辑素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编辑是期刊的设计师。一本期刊从总体创意、策划选题、编审稿件到排版设计,无不体现编辑的主体意识。期刊质量的好坏,读者评价的高低都与编辑息息相关。编辑的素质关系到期刊的生存和发展。得出不断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是十分必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业已证实,发生在地壳中的地震能够’触发后续地震,但对于更深的地震这种触发机制是否存在还未见文献说明。浅断层相互作用的模型表明,静态(永久)应力变化能够触发附近的地震,一般在距原发地震几个断层长度的范围内(King et al,1994;Harris,1998;Stein,1993)。而由地震波携带的动态(瞬态)应力既可以触发附近的地震,也可以触发远震(Hill et al,1993;Harris and Day,1993;Belardinelli et al,1999;Kilb et al,2000;Gomberg et al,1997)。本文中,我们对2002年8月19日发生在汤加的深源地震序列做了深入的分析,并给出静态触发作用和动态触发作用的证据。一次深度为598km的7.6级地震发生后7min,在相距300km的以前无震区发生了一次7.7级的地震(深度664km)。我们发现在第一个主震后,附近的余震往往集中在主震引发的静态应力升高的地区。但是第二次主震和其他的被触发的地震发生在距离第一次地震很远的地方,在那里静态应力的增加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这表明是动态应力触发机制在起作用。被触发地震的发震时间同主震的主要地震波到时并不对应,并且这种动态触发的地震通常发生在地震区下面或附近的无震区。我们认为这些地震是在接近临界状态的地区由瞬变效应触发的,而在这些地区,如果没有外部影响,地震起始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3.
大地震前观测到前震,以及认为前震具有特殊的性质使得它们能够同其他地震区别开来,所有这些增加了地震是可以预报的希望。所提出的异常属性包括:震级较大的前震相对于震级较小的前震占有比正常值更高的比例;以到主震的时间为参数,地震活动速率以幂律加速;将许多地震序列进行平均时,前震在空间上向主震迁移。使用南加利福尼亚的地震活动性数据,我们证明了这些性质以及其他性质都可由一简单模型得到,这一模型认为,不管前震、余震和主震,任何一个地震都能触发其他地震。我们发现前震的前兆性质同主震的大小无关。这意味着:由于根据过去的地震活动性并考虑触发的级联作用,地震活动速率是可以预报的,因此地震(无论大震还是小震)也是可以预报的。触发的级联作用很自然地产生了大范围、长时间的交互作用,这可以用来解释在非常大尺度范围内观测到的地震活动性相关现象。  相似文献   
4.
地震组的地壳形变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金银地质样品中钙、镁、铝等元素分析时的溶矿方法。这种封闭式的溶矿方法简单、经济,节省试剂,不污染环境,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华北地区成组地震前后的地电阻率异常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自有地电阻率观测资料以来华北地区发生的三次成组地震前后的异常特征,其中包括1976年唐山地震组、1989年大同地震组和1998年张北地震组.结果发现(1)成组地震的地电阻率异常持续时间都比较长,主震发生后异常一般会继续下降或维持低值异常不恢复,整个成组地震的趋势背景非常清楚;(2)主震前异常台站范围比较广,异常台站数目比较多,后续地震的异常多集中在震源区;(3)成组地震结束后,异常一般都很快恢复.最后探讨了成组地震的地电阻率异常发展特征与孕震机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编辑应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建立创新意识、信息意识、市场意识、经营意识、成本意识、精品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等,以使所编辑出版的出版物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能够畅销,能正确引导读者,为我国的编辑出版事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图11和图12分别给出了对地表位移未作约束和有约束时由实际数据分别反演和联合反演得到的滑动分布。它们有共同的特征:(1)在模型西部的深处缺少滑动;(2)在模型的中部,从格尔居克以西约10km到萨潘贾湖的东邻区,存在高滑动值(4~8m);(3)在最东段滑动显著。没有地表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活火山区记录到的微震活动,通过对微震的相对再定位及震源机制解,推断了有关该火山的构造及长期动力学的信息。1988~1999年期间,夏威夷火山观测台地震台网8个以上地震台记录到发生在冒纳罗亚和基拉韦亚火山的32000次地震。我们研究了其中的17000次地震,并对70%以上的地震进行了再定位,定位精度为10~500m。约75%的再定位地震位于深度8~11km的近似水平的脱顶面附近。但再定位结果反映出的走向特征是多个作为逆断层活动的向东南陡倾的断层面,这些断层面明显地位于脱顶面的下方并与之相交。如果这个脱顶面像许多作者所假设的那样与前冒纳罗亚海底重合,那么这些逆断层就造成了前冒纳罗亚海底洋壳破裂。火山的重量和岩浆存储系统内的压力可能是引起这些破裂的原因,这与Gillard等(1996)所计算的局部应力张量完全吻合。这些逆断层可能产生了由沿脱顶面千米长水平滑动垂直线理所揭示的断层崖以及大规模粗糙的凹凸体和正应力变化。这些因素能导致粘滑、大震级地震、基拉韦亚火山南翼观测到的微震空间分布模式以及希利纳型失稳。与脱顶面相交、使脱顶面产生大规模粗糙度的破裂可能是控制夏威夷火山生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一些水下滑坡是由地震引起的强地震动触发的。本文评述了有关强地震动描述的当前概念及其发震趋势。改进的经验地震动模型是由强震数据集导出的,这方面的数据在近10年也得到了显著的充实。然而,由于这些模型中的震级一距离一场地分类的参数化常常过于简化实际情况,因此这些经验模型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这表现在一些已知的、对强地震动具有很大影响的其他条件并没有作为这些简单模型的参数,例如近断层破裂的方向性效应、地壳波导效应以及盆地响应效应。基于地震学理论的包含这些附加效应的数字地动模型已经建立,并且从已有的地震动记录中得以广泛验证。它们可以用来评估过去地震的地震动,也可以用来预测未来潜在地震的地震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