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9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地球环境问题,尤其是近现代环境变化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最近几年我国在现代环境污染防治、区域和全球环境变化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为了推动环境科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相互渗透,促进学科交叉和方法借鉴,给相关领域的专家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机会,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高分辨率气候记录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专业委员会和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相似文献   
2.
经国务院批准,应美国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邀请,由国家地震局方樟顺局长为团长的代表团一行5人于1990年5月26日—6月10日赴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和学术考察。代表团此次赴美的主要任务是在双方正式同意将中美地震科技合作协议继续延长第三个五年的基础上,与美国对口部门就中美地震科技合作议定书进行工作会晤,并访问考察美方的有关学术机构、大学和地震预报实验场。双方代表工作会晤于1990年6月1日在美国地质调查局总部举行。参加会晤的美方人员有美国地质调查局局长佩克博士(副部级)、  相似文献   
3.
0 前言 1991年2月25日,新疆柯坪县南发生6.5级地震。震后第二天,自治区副主席毛德华率领慰问组立即奔赴现场对灾区各族人民进行慰问。新疆地震局及所属阿克苏中心台、阿克苏地震办公室以及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在震后即派出人员赴现场进行监视预报、宏观调查,并编写了“柯坪6.5级地震工作总结报告”。本文即为此报告部分章节缩写而成。  相似文献   
4.
大同—阳高地震发生在大同遥测地震台网的最佳控制范围内,该序列记录完整,定位精度高。本文根据现场分析组编制的单台(三分向)目录和台网定位目录,在现场分析预报工作的基础之上,讨论了此次地震活动的时序和空间演化等特征,得出如下结论:在时间序列上具有多主震集中发生的特征,平面上具扩展收缩、深度上具分层活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1995年7月12日在滇西南中缅边境发生了7.3级地震,由于这次地震震级较大,致使云南思茅、临沧、西双版纳3个地、州所辖的5个县,共39个乡,约12400平方公里上的50多万人口受灾。造成11人死亡、136人受伤(其中重伤26人)。伤亡较少,虽然与该区人口稀少,居民住房多为竹楼有一定耐震性等客观因素有关外,震前作了较好的中、短、临预报,对减少伤亡起到了一定作用。这次地震的特点是:震级大、受灾范围广、危房多、内伤严重。在短短13天内,在同一地区,连续发生5.5级、6.2级中强地震和7.3级强烈地震,实属罕见。因震害叠加,城镇、农场等大批建筑物地基开裂,墙体疏松,多数成了危房,直接经济损失约2亿元。  相似文献   
6.
云南有色局所属各勘探队的全体职工,为实現十五年或更短一些时间赶上或超过英国的偉大号召,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線的光辉照耀下,鼓足了革命干勁,大大改变了探矿工作的落后面貌。最近他們为了交流经验,进一步促进地质勘探大跃进,在箇旧召开了鑽、坑探现场促进会議。来自云南各勘探队的180多名代表,通过参观学习,解放了思想,提高了認識,掀起了学先进、比先进、超先进的竞賽高潮。会上除分别提出了具体跃进指标外,还通过了向云南有色局所属各勘探队开展友谊竞赛的倡議書,并依此向冶金部  相似文献   
7.
8.
9.
本文简要回顾了以往地震预报实验场的经验教训,讨论了新一代地震预报实验场的实施策略。汲取汶川地震的经验启示,本文提出"地震博弈"策略,即考虑中长期地震预测的可用性与不确定性,在监测与实验系统设计中考虑地震活动和地震构造相依的区域模型。对于特定的活动断裂或活动地块边界带的潜在强震段落,设置适应多种孕震模型的"想定地震破裂",针对地震孕育的"想定模式"设计观测项目和监测系统。这一系统以地震成因和孕震模型的有效约束、"预期"前兆的有效监测、预测/预报效能的有效检验为导向。从技术角度,本文提出将地震预报实验场作为一个"大科学工程",强调复杂的多层次、多组分技术系统性能的稳健性,以及为确保与地震有效的"近距离接触"的系统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伊兹米特地震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耳其伊兹米特Ms7.4地震后,中国地震局于1999年8月25日派出了以张国民教授为团长的由7人组成的赴土耳其地震现场考察专家组。他们到地震现场进行了考察,从该震中得到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