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球内部的结构大地君 莱先生果然也喜欢宝石呀.莱助教 啊?宝石?大地君你一直在说8月的生日石什么的……莱助教 是的,8月的很好."橄榄石"毕竟是构成地幔的矿物质.地幔可是个宝石箱呀,一定想去看看吧.从美丽的绿色变向深蓝色的上地幔,最终变成褐色的下地幔,从这里再往前就是铁的世界.在岩石和铁的边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什么.  相似文献   
2.
在海边出生长大的我非常喜欢夏天的海。遥远的水平线,闪着波光的水面,等距离排列的白浪,令人畅快的海浪回声。我在想象着今年夏天要去哪里,莱先生把我从这一空想中唤回到现实。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水泥掺加量固化淤泥进行了固结不排水(CU)三轴剪切试验,对固化淤泥的破坏模式和抗剪强度参数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应力-应变曲线随着水泥量增加由理想弹塑性向应变软化型转变;当水泥量为50 kg/m3时,随固结压力的增加应力-应变曲线有理想弹塑性、应变软化和应变硬化三种类型;当水泥量高于100 kg/m3时,试样都呈脆性破坏模式。淤泥经水泥改良后成为一种结构性土,固结压力在小于试样结构屈服应力时对抗压强度影响不大。有效粘聚力随水泥量的增加呈较大的增长趋势,而有效内摩擦角分布在32o~42o,表明水泥固化淤泥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土颗粒间的胶结,而填充孔隙的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4.
在某大学文学系学习灾害社会学专业的大四学生大地君也想学习地震科学,希望将来能够从事防灾工作。怎样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研修呢?于是他来到了在地震学和火山学研究方面颇具名气的新堂研究室。  相似文献   
5.
干湿循环条件下固化污泥的物理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磊  朱伟  林城  大木宜章 《岩土力学》2009,30(10):3001-3004
针对采用水泥和膨润土为固化材料处理的污水厂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干湿循环试验测量了在水分强烈变化下固化体的质量、体积、含水率及强度等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而评价固化污泥的干湿耐久性。结果表明,水泥的掺入是提高固化体干湿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但要达到一定的掺入量才能发挥作用。膨润土对固化体的干湿耐久性影响呈现两面性,适当地掺入膨润土有利于干湿耐久性的形成,而过多地掺入膨润土反而不利于干湿耐久性的形成。在水泥掺入质量比小于或等于0.4时,干湿循环后固化体相对控制样强度明显提高,但体积显著减小,而水泥掺入质量比大于0.4时,干湿循环后固化体相对控制样强度有所下降而体积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6.
初始含水率对水泥固化淤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室内调配不同初始含水率的淤泥,研究了初始含水率对水泥固化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固化淤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淤泥含水率的增加呈乘幂关系下降,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加,固化淤泥的塑性增加,破坏应变增加,而黏聚力降低。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加,水分过多导致水化产物在单位体积中的数量较少,难以形成整体强度。在实际工程中,应在满足固化搅拌的施工要求下,尽量降低淤泥的初始含水率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淤泥堆场人工硬壳层地基极限承载力室内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淤泥堆场利用淤泥固化技术制作的人工硬壳层(MMC)地基的极限承载力问题,利用模型试验研究了人工硬壳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厚度以及淤泥的不排水强度对这种人工硬壳层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淤泥上覆人工硬壳层地基的极限承载力随人工硬壳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增加呈指数增加的趋势,随硬壳层厚度的增加呈现出线性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9.
快出来!紧急地震速报!电视屏幕中央用大字写着:“紧急地震速报”。在强烈的晃动到来之前,首先要确保人身安全。可以不熄灭火灾,但要暂且确保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0.
所谓地震就是地下岩石沿着地下的断层面快速滑动.正如其名称一样,"断层面"是"面"而不是"点".但在地图上标绘震源时,使用的却是"●"或"",为什么不标成面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