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地震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建(构)筑物倒毁破坏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城市在国家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具有人口稠密、建筑物密度大、工业设施集中的特点;一旦发生地震破坏更易酿成灾害,不但损失严重而且地震救援、恢复生产都远比农村困难得多。 早在1966年,周总理就向我们提出“保卫大城市”的指示。党和政府对城市抗震问题一直十分重视。近几年国家财政虽然比较困难,但每年仍拨款上亿元的专款用于城市的抗震加固。  相似文献   
2.
地震烈度评定是探讨许多地震问题的基础和起点。迄今为止地震烈度尚未有公认明确的物理定量标准,仍然处于一种粗糙的宏观描述阶段。近十来年,在我国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发生了多次破坏性地震。由于城乡建设了大量各种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物,在现行烈度表中找不到适当的对应关系,使震后烈度评定工作增加了不少困难,致使争议纷纷。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龙湖地区地面脉动的测试结果,结合该地区的土层剪切波速度Vs,第四纪复盖层厚度H,进行分析研究。求得了本地区地面脉动卓越周期T的统计计算式:T=1.8H/Vs。应用这个计算式,根据实测的地面脉动卓越周期,剪切波速度的数据,推算第四纪复盖层厚度,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本文的统计计算式与日本学者金井清提出的计算公式T=4H/Vs,有相同的比例关系,但有明显差别的比例常数。文中对此及一些有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定性讨论。 综合分析结果,我们认为,地面脉动的卓越周期与场地土的动力特性密切相关,而且有可能反应小区域范围场地土层的动力性质。  相似文献   
4.
台湾海峡7.3级地震建筑物震害分析与损失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尹永年 《华南地震》1996,16(3):27-37
对台湾海峡7.3级地震广东境内建筑物的地震破坏进行了调查,对地震损失进行了总体评估,并根据当地的工程地质情况,建筑物的结构,用材和施工特点等,分析了各种地震破坏形态和破坏规律,为今后的建筑抗震设防提出了有闪斩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乡现有房屋建筑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种房屋作了耐震分析,进而建立相应的易损性矩阵,最终结果得到每个以区,镇为单元的50年期望损失和地区内4个假设强烈地震事件的地震损失。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一种使用现有普通的光线记录测振仪和低档微机,较快较准确地确定场地脉动卓越周期的方法,其效果与使用昂贵的结构动力分析仪相当。 一 众所周知,场地地震动的强度和频谱特性与场地传播地震波的土质条件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当地震动在基岩处的输入为一定,则复盖层顶部的地震反应大小几乎完全取决于场地土的动力性能。因此,认识场地土的动力性能就能把握小区场址的地震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