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9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对青海省湟水盆地影响较大的5次破坏性历史地震的重新考证,确定了每次地震的宏观震中、震级大小、发震断层以及地震等震线,从而得出盆地东部一平安至民和块体及其周边地区,基底介质强度较弱,为中强地震活动水平较高的危险地区。  相似文献   
2.
格尔木井水温异常特征及其与地震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要介绍了格尔木井水温动态观测的环境与条件,在研究正常动态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水温异常的映震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成功地进行了一次短临地震趋势预测。探讨了水温异常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东昆仑活动断裂带西大滩段进行断层气测试,首次获取了该断裂带中Rn和CO2的释放量。在2004年开挖的2~3m深的探槽内,氡浓度可达20732Bq.m-3,氡发射率可达433mBq.m-2.s-1,远高于在地表的氡浓度505~2380Bq.m-3与氡发射率7~28.19mBq.m-2.s-1(地表氡发射率均值为14.7mBq.m-2.s-1,与世界平均值相当)。从而我们推断该断裂具有从上部第四系覆盖物到深部花岗岩之间的良好连通性。在地表CO2的析出率平均值为18.9g.m-2.d-1,与通常的背景值相当,在探槽中和距离断层1km的地方没有明显的空间变化,但是在断层北侧3km处的一个近乎直立的千枚岩小山上,CO2的析出率却很高,为421g.m-2.d-1,同时该处氡的发射率也高,达503mBq.m-2.s-1,因此,有必要在该断裂附近进行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4.
对气氡脱气装置改造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拆除了格尔木井原气氡脱气装置,针对该井冷水、大流量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制造了一套新的脱气装置,在其后的气氡观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对改造前后氡值的分析,充分认识到了合理的脱气装置的重要性,形成了几点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灾害损失调查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1年11月14日青海省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强烈地震的现场调查资料,确定了沿青藏公路一线的地震烈度分布,对此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进行了分析、描述。  相似文献   
6.
及时地将青海省地震局1994-1997年2月在湟水构造盆地活动构造调查及古地震、历史地震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湟水流域主要城镇的地震烈度分析.得出了海晏县城、民和县城的地震烈度宜为见度的结论,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龙羊峡周围地区地壳应力场及地震危险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震源机制资料对龙羊峡及附近地区的地壳应力场和构造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该地区主压应力以北东或北东东方向占优势,构造主要是北西向。同时根据南北带强震时空特征、共和地震序列及青海东部部分震兆资料对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做了粗略的估计。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特色及震害特点,研究了如何在这些地区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及相关地震对策。  相似文献   
9.
2006年11月21日,青海省首个社区应急志愿者队伍——格尔木市社区应急志愿者队伍成立。格尔木市社区应急志愿队是由26个社区292名志愿者组成,平时负责地震科普知识、防灾减灾知识、自救互救知识的宣传,开展自救互救专业技能训练;灾时协助社区开展灾情、民情的搜集和速报,组织灾民应急避险、自救互救、平息谣传、维持社会秩序、排除力所能及的次生灾害,配合专业救援队抢险、救护,协助做好救灾物品的发放等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