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2.
<正> 安徽南部晚寒武世过渡区的地层,钱义元等(1964)研究时,划分为青坑组和团山组。命名地点在青阳青坑。青坑剖面只有团山组出露完整,青坑组受断层破坏,布露仅底部数十米地层,而且只采获不能确定地层界限的Proceratopyge一属,其下界难以确定。因此,按规范要求,不能作为青坑组的层型剖面。笔者等(1963—1964)在相距青坑拾数公里的泾县北贡唐村测得一上寒武统系统剖面。该剖面上寒武统唐村组、青坑组和团山组彼此间为连续沉积,界线清楚,层序井然,化石丰富。其中所含三叶虫动物群既有江南区的色彩,亦有华北区常见分子,还有世界性分布的属种,而且分带明显。笔者建议将该剖面作为皖  相似文献   
3.
南京地区岩关早期地层——茨山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南京地区的下石炭统,按其岩性及生物群特征,自下而上分为茨山组、金陵组、高骊山组、和州组及老虎洞组五个地层单位。茨山组为本文创立,该组包括原划为上泥盆统五通组擂鼓台段上部的一套碎屑岩和金陵组底部含腕足类化石的砂岩。关于五通组的时代,潘江(1953)在南京龙潭的五通组(当时称五通系)上部发现繁盛于泥盆纪的胴甲鱼类(Antiarchi)。根据鱼化石的特征,刘东生、潘江(1958)认为五通组的时代是晚泥盆世早期或中泥盆世晚期。罗兴、潘鹏(1959)在南京龙潭相当含胴甲鱼的层位中,采到了具晚泥盆世特征的斜方薄皮木(Leptophloeum rhombicum Dawson)植物。李星学(1963)根据上述鱼  相似文献   
4.
苏浙皖地区黄龙灰岩下部白云岩时代的归属及对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 黄龙灰岩是李四光、朱森1930年创建。1935年,李毓尧、李捷、朱森在研究宁镇山脉地质时,其岩性为灰白微显红色之纯灰岩,质细而性脆,底部常为数米至一、二十米之暗灰色矽质灰岩,中含燧石结核;二层之间,有结晶白色灰岩,惟厚度不一。总厚约百米。黄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