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5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程德利  张裕中 《地震学报》1985,7(4):398-407
本文依据K.Aki的单次回弹散射模式绘制了DD-1短周期地震仪的尾波包络理论量板,制定了尾波包络的综合观测方法,测定了江苏省地壳内介质的平均品质因子Q。观测表明,尾波包络曲线明显地由两个以上的分支组成。由其中一个分支得到的Q值分布与江苏的地震活动有较好的对应。   相似文献   
2.
尾波是地震图上的重要现象,它蕴含着有关震源和介质的重要信息。本文根据Aki的单次回弹散射模式,绘制了DD-1短周期地震仪的尾波包络理论量板,订制了综合尾波包络曲线的观测方法,测定了江苏地区的地壳介质的平均品质因子Q。观测表明,尾波包络曲线明显地由两个以上的分支组成,可能分别反映不同深度内地壳介质的平均状态,根据各台测定的Q值作了Q值分布的尝试。结果发现,其中的第一个分支,Q值较低,主要成份可能是面波,其Q_1分布与江苏的地震活动有较好的对应,江苏地震大多发生在Q_1值较大的地区。第二个分支的Q_2值,与由通常地震波Ig衰减求得的Q值相接近,主要成份可能是面波和体波,其分布与地震活动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由于观测条件的限制,没有进一步观测第三、四个支,但其Q值可能更高。本文的观测方法,观测结果的可靠性和普遍性、结果的解释尚有待进一步的检验和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3.
地震分析尺的研制系国家地震局合同制项目。1988年年底,国家地震局派专家组对样尺进行了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对该尺的评价是:该尺具有一尺多用的特点,可以测量钟差、到时和振幅,计算震中距、震源深度和震级。其设计精巧,可容纳走时表和量规函数等,理论依据科学合理。由于采用游标尺等技术,可提高量片分辨度,并应用列线图原理,替代量片,由各震相到时的相互关系相互判断或检验震相,为震源精确定位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尾波观测与Q值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依据K.Aki的单次回弹散射模式绘制了DD-1短周期地震仪的尾波包络理论量板,制定了尾波包络的综合观测方法,测定了江苏省地壳内介质的平均品质因子Q。观测表明,尾波包络曲线明显地由两个以上的分支组成。由其中一个分支得到的Q值分布与江苏的地震活动有较好的对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均匀各向同性介质的前提下,把地壳视为单层模型,给出了近震各震 P、S、P_n、S_n、P_n、S_n到时之间的比例关系式;并给出了多台对比情况下的近似关系式。并将这些结果推广到双层模型中去。结果表明,这些关系将不受分层的影响,而只仅仅依赖于它们的波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