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破坏性大震后的救灾工作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步骤。为此采取相应的对策是本章讨论的主题。本文简述了地震灾害的特点及其类型,以及救灾任务和对策,但不涉及救灾工作的全部内容,主要是讨论地震救灾紧急阶段有关救灾工作的部署与组织指挥,现场对被埋压人员的援救,以及通讯、交通、供水、供电等生命线工程的紧急抢修与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开展地震对策研究,并迎接将于1988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地震对策国际学术讨论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于1986年10月7日—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了全国大震对策课题协调会,其中包括城市地震对策、工程地震对策、特大地震对策和地震社会学等项课题。参加会议的有天津市地震局、江苏省地震局、上海市地震局、陕西省地震局、沈阳市地震办公室、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兰州地震研究所、天津市地  相似文献   
3.
4.
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是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本文通过救灾工作事例概述了震后的自救互救,抢救压埋人员,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空中与地面交通运输、供水、供电、通讯工程等的抢通与修复,安置群众生活,社会治安,现场地震工作,以及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的对策。实践表明,强烈地震突然发生后,灾区军民迅速采取自救互救等应急行动是有效的。对如此严重的地震灾害迅速由国家采取对策,组织大规模救援工作,对及时控制灾情,保持社会安定和保障群众生活,恢复经济,加快重建步伐等是具有极其重要作用和意义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