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着重介绍1976-1986年期间,我国大陆地震活动处于相对平静期间,地电台观测到的视电阻率异常现象与地震活动性之间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对估计地震活动趋势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关于低频交流电法的试验和研究结果: (1) 现场观测证实,低频交流电法与直流电法观测的电阻率数据(包括ρ,曲线变化)是同步的和相近的。(2) 交流电法的抗干扰(噪声)能力比直流电法有所增强。采用交流电法守将干扰(噪声)背景由通常的100μv压低到10μv,並可以完全消除风扰。(3) 采用交流电法可以提高观测精度,其观测精度为10~(-3)(直流电法精度为10~(-2),还可有效地分辨1—2%的地电前兆异常。(4) 探测同样深度,交流电法可比直流电法功耗减少一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昌黎、武都两个地电台记录到的1976年唐山7.8级和松潘7.2级地震前视电阻率的短临变化特征。两个台站附近的地质、地电条件及台址基岩岩性均不相同,但在震前观测到的视电阻率曲线的变化都很相似,尤其是短临变化,无论是起始时间还是其变化率都比较一致。两次强震前观测到的视电阻率变化与岩石样品破裂实验的结果比较一致。事实表明,上述台站观测到的视电阻率短临前兆是真实的和可靠的。利用电阻率前兆手段,可以为预报类似唐山、松潘地震的无前震类型强震,提供临震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昌黎、武都两个地电台记录到的1976年唐山7.8级和松潘7.2级地震前视电阻率的短临变化特征。两个台站附近的地质、地电条件及台址基岩岩性均不相同,但在震前观测到的视电阻率曲线的变化都很相似,尤其是短临变化,无论是起始时间还是其变化率都比较一致。两次强震前观测到的视电阻率变化与岩石样品破裂实验的结果比较一致。事实表明,上述台站观测到的视电阻率短临前兆是真实的和可靠的。利用电阻率前兆手段,可以为预报类似唐山、松潘地震的无前震类型强震,提供临震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