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6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文给出了从理想的运算器到晶体管运算器基本方程的推导方法和结果,阐明了其物理意义,简单讨论了晶体管运算器的几个主要误差。附录中还给出了晶体管直流差动放大器基本方程的推导方法和结果。目的是想对于深入了解和正确使用晶体管运算放大器有所裨益,文中讨论对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从实际传送的信号中建立了地震前兆遥测信号的模式,然后根据模式进行频谱特性分析,得出信号序列的功率密度谱,最后根据所得结果进行讨论,并对目前系统提出了补充意见。  相似文献   
3.
滇西地区震级与地震矩标度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本文使用云南省滇西地区,红河断裂带北端1982—1984年由PDR—2数字事件记录仪记到的77个地震的记录图,用美国加州的技术计算了这些地震的地震矩M_0,伍—安地方震震级M_L。对于1(1/2)≤M_L≤3(1/2),得到logM_0与M_L的关系为logM_0=16.97+(1.17±0.05)M_L。与美国中加州的logM_0与K_L的关系一致。将得到的M_L与云南省使用的震级M(持续时间震级),M(振幅震级)比较,发现对这些地震,云南省的震级一般都比M_L大,对于1.7≤M≤5.3,M_L=0.49+(0.67±0.04M),logM_0=17.30+(0.86±0.04),对于2.0≤M≤5.4,M_L=0.24+(0.76±0.05)M,logM_0=17.06+(0.95±0.05)M。  相似文献   
4.
李一正 Fisc.  FG 《地震研究》1991,14(3):273-282
本文以PDR—2记录仪构成的小型数字化地震观测系统为基础,从理论上对该系统的群延迟进行了分析,同时还进行了实际测算,发现在这种具有不太复杂电子线路的短周期地震观测系统中,群延迟的数值也是可观的。文章分析了它的特性及从中发现的信息还谈到了有关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滇西数字地震仪台网噪声的来源、量级和卓越周期。给出由噪声水平确定的测震能力下限。估计了噪声对到时和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滇西地区 PDR-2数字化地震台网的地震记录和相应的处理程序,对滇西地震试验场洱源、漾濞一带22个地震定位,分别计算了 P 波和 S 波的波谱、对震级1.8≤M_L≤3.0,地震矩19.2≤log M_o≤20.6的地震,给出了该地区有关震源参数的一般估计,得到 log M_o与 M_L 的关系为 log M_o=(1.19±0.06)M_L+(16.91±0.14)与美国地震频度较高的中加州地区的 log M_o 和 M_L 的关系基本一致。而与地震活动频度较低的滇中禄劝地区的结果稍有不同。P 波拐角频率一般都大于 S 波的拐角频率,平均拐角频率比 f_o(p)/f_o(s)≈1.5,应力降为零点几巴到数巴,平均震源破裂半径为200多米,平均震源深度接近7公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