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早期地震地质调查研究概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时若 《中国地震》1991,7(1):80-88
本文根据有关的史料及地震与地质相结合的实践活动,论述了我国地震地质从无到有的过程。将我国早期(解放前至“文革”前)地震地质进程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系统地述评,为我国早期地震地质研究史填补了空白。  相似文献   
2.
李时若  唐吉阳 《地质论评》1966,24(3):236-241
河源盆地内的玄武岩,是广东省地质局新丰江地质队汪银德等同志于1961年发现,以后新丰江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等单位曾对它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现根据新丰江队的有关资料,结合我们的野外观察,试对此区玄武岩提出一些浅  相似文献   
3.
引 言 纽马克(Newmark)(1965)提出的动力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正在不断地用于地震区的土坝工程设计、公路渠道和其它人造坡。这种分析此处称为“纽马克分析”,它结合了两种资料:(1)临界加速度,在这种加速度情况下,边坡可达到其最大强度的地面加速度值;2)强震地震图,它记录了地面加速度的对应时间。纽马克分析根据强震图应用与边坡主题有关的加速度历史原始材料中相同的临界加速度计算出刚性摩擦块体的位移。因此,边坡工程的设计必须两者择一:(1)很牢固,足以屈服在预计地震发生的过程中出现的仅有的小位移。(2)很柔韧,足以承受一个较大的位移。所以,纽马克分析给设计人员提供了当第一种方法不可行时,可选择第二种方法的自由。  相似文献   
4.
1968年4月9日在加里福尼亚南部发生的Borrego山地震,已成为许多研究者热衷研究的课题.Allen和Nordguist(1972)根据当地Cal-tech—USGS地震台阵对该地震和它的余震进行了定位,并求得了震源机制解——接近直立的右旋走滑型断层面解,SGARLET.Clark(1972)沿小狼溪断层填绘了地面断层图,Bu-rford(1972)报道过震后蠕变.Hanks和Wyss(1972)以及Wyss和Hanks(1972)根据远震体波波谱获得了该事件的地震矩估计.Bur-dick和Mellman(1976)应用远震体波波形分析获得了详细的震源—时间函数.Hwangre和Bo-ore(1978)根据加速度仪和Carder位移计上  相似文献   
5.
<正> 绪言层状岩盐由垂直延伸的石盐晶体组成,晶体在垂直的薄片中显示充满卤水的包裹体,这些包裹体按朝上的“尖顶”型式排列。哥特斯曼(1963)对德国蔡希斯坦和沃德洛与斯维尔特内尔(1966)对萨斯喀彻温泥盆纪普雷里蒸发岩的这种型式的晶体做过描述。这些作者把晶体的这种结构解释为晶体从海底向上竞争生长的结果。最近,谢尔曼(1970)描述了加利福尼亚巴杰海岸干涸的盐沼的底部结构。它们相似于上述“尖顶”型式排列的层状岩盐,推论岩盐是在盐沼中形成的。但是,他在同一  相似文献   
6.
印支期,湖北及其邻区气候炎热干燥,海水来源充裕,形成蒸发岩的基本条件是具备的。在此前提下,位于江南古陆-隆起带与大巴山隆起带之间的一些三级构造单元,盐类沉积发育程度所以会出现差别,主要取决于沉积过程中的构造因素。存在有利的构造因素,就形成大量的蒸发岩;反之,蒸发岩就不发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