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球管大小焦点的选择对多排螺旋CT后颅凹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采用Light Speed VCT(美国GE公司,探测器64×0.625mm,焦点大小0.6mm×0.7mm和0.9mm×0.9mm)多排螺旋CT,在保证其他扫描参数一致基础上,分别使用球管大、小焦点对20例志愿者后颅凹相同层面进行轴位扫描,所得图像调成相同窗宽、窗位后使用Kodak 8700干式激光打印机打印输出。由两位5年以上工作经验放射科医师分别对后颅凹层面的图像质量评价打分。阅片结果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组间Kappa检验及组内x^2检验。结果:两位医师对于后颅凹层面的图像质量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Kappa值=0.57),使用小焦点扫描颅底图像质量优于大焦点扫描(P〈0.05)。结论:多排螺旋CT使用小焦点扫描可以改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临床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中相对时间分辨率与图像运动伪影的关系,建立冠状动脉CTA成像的心率选择标准。方法:收集496例心功能基本正常患者的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应用单扇区方法重建心动周期多时相的横轴位薄层图像。选择右冠状动脉垂直段单个心动周期图像运动伪影最小的时相,记录相应心率和评价图像运动伪影情况。运动伪影评分分为5级。应用有效可靠性(ER)描述相对时间分辨率。对ER与图像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图像质量要求下的ER域值,并比较是否满足ER要求病例间最佳重建时相的差异。结果:496例患者心率范围在43bpm至103bpm(平均65.99bpm士12.389bpm)。以评分3以上为合格图像质量标准,则ER大于81是检查成功的下限。如以评分4作为合格图像质量标准,则ER大于84为检查成功的下限。不能满足ER要求组中收缩末期为重建时相的比例明显升高。结论:相对时间分辨率是冠状动脉CTA的一项关键要求,ER低于标准则不宜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