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下扬子地区石炭系黄龙组中部,普遍发育着一套团块状巨晶灰岩,夏邦栋(1959)在研究宁镇山脉地质时,将其视为底砾岩。由于石炭系是长江中下游铁、铜等金属矿床的主要控矿层位和苏、浙、皖三省寻找油气的  相似文献   
2.
下扬子区三叠系膏盐建造的沉积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下扬子区,特别是南京周冲村石膏矿区深部发育的蒸发岩的沉积特征及其在纵向上的变化,将这套蒸发岩地层自下而上分为下、中、上三段。它们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分别为:下段,潮地平-泻湖;中段,咸化泻湖,上段,主要为萨布哈环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苏皖地区黄马青组的学特征及其积学研究,确认其为发育于前陆盆地内的大型海退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根据岩石成因类型划分了8个微相,并对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整个层序自下而上可分为前三角洲,一角洲前缘及三角洲平原3个亚环境,并对亚环境内的微环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南京地区下二叠统各段的沉积特征和生物特征,认为本区早二叠世的沉积环境演化为:滨岸沼泽~开阔台地和局限海~盆地,经历了海进~海退~海进的循环。同时将各岩性段与其相应的沉积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反映了本区早二叠世的海水进退规程。  相似文献   
5.
毕仲其 《江苏地质》1993,17(1):17-22
多年来,笔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了早、中三叠世的岩相古地理研究,“七五”期间,又参加了“中国南方岩相古地理及沉积、层控矿产远景预测”项目和负责“长江中下游三叠系膏盐沉积环境与铁铜等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专题的研究。对发育于该区地表和地下中三叠统中的层状白云岩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观察和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撰写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