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本文应用图象综合识别法预测了云南省八条深断裂带上不同地段的地震危险性。我们把有可能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地段称为危险段,不可能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地段称为安全段。识别为危险段的有些是历史上曾经记载到6级以上地震的,而其中有些是云南1000多年地震历史记载以来不曾记载到6级以上地震的地区。 同时分析了危险段(D类)和安全段(N类)的某些共同特点。并对本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地质、地貌、物探、震源机制、地形变、历史地震等资料,分析了东川——宜良地区强震重复发生的构造原因,得到的结论是:小江断裂东西两支交汇的东川地区,两分支的左旋运动相互受到阻挡,从而应变能在那儿容易积累。往南,小江断裂东西两支左旋运动受到寻甸——嵩明,小新街——杨林北东向断裂的阻挡,造成应力集中。基于以上分析,对本区地震活动趋势作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根据标准地质资料,综合图象识别标志,用计算机来推演,找出与地震关系最为密切的地震地质特征,预测断裂带上的危险区和非危险区。该算法首先将断裂带上的若干已知地震(M≥6.0)目标和人为设置的若干目标,按靠近或远离震中原则,将全部目标分成两类,然后对每一目标分别相应赋予一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对 Q 个(Q=2C_L~1+2~2C_L~2+…+2~iC_L~j_L)可能组合特征(又称候选特征),按“CORA—3”准则,从 Q 个候选特征中选取危险特征(D)和非危险特征(N),再分别从 D 特征和 N 特征中消去等价特征和弱特征,得到特性特征(又称区别特征)。最后对目标进行投票,确定其属性。为了鉴定方法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程序中安排了有关检验和试验。本文通过云南省境内各深断裂带(附图)地区实际算例,介绍本方法及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中美地震工作者对红河断裂的最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1979年10月美国地质调查所板块代表团访问中国以后,任该代表团团长的Claren R·Allen教授,于81年2月12日至3月19日,率领三人小组又一次来中国同云南省地震局、国家地震局等单位的同行们合作,在红河断裂带上进行了一个多月的野外考察。为了进一步研究红河断裂,并对它的地震危险性作出估计,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Kerry E·Sieh博士(82年三人小组成员之一)为首的二人(另一位是Weldon先生)小组,再一次与云南省地  相似文献   
5.
把云南省内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的九个区域和九个7级以下的地震区,分别作为图象分类的Ⅰ、Ⅱ两类区域,并将这两类区域的地质、地貌、地球物理等方面资料加以整理,应用误差修改训练的图象识别技术,借助电子计算机求得Ⅰ、Ⅱ两类的判别函数,然后把这判别函数应用于根据地质方法初步予测的18个地震危险区。得到寻甸、巧家、建水、玉溪、中旬、剑川、洱源、弥渡、普洱、宁蒗、澜沧、勐海、瑞丽、腾冲为7级以上地震危险区。 为了增加可信度,我们进行了两方面的验证。首先将得到的判别函数用于邻区四川和贵州的若干地区加以验证,而后把原来已知分类的通海、永善—大关、龙陵三个大震地区改变成未知分类的区域,用其余十五个已知分类区域的原始资料,使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识别。其结果比较稳定,而且通海和永善—大关地区识别为Ⅰ类,龙陵地区判别值为0,界于Ⅰ、Ⅱ两类之间。通过验证说明此方法有一定效果,目前可作为地震危险区予测王作的一种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热力学的观点出发,探讨云南地区的温泉和地震分布特征,进而讨论了这里的地壳运动和地震区划问题。澜沧江以西的云南地区属于缅甸—安达曼板块消减带岛弧型地热异常区,这里分布着汽泉、沸泉和大量的普通温泉,地震活动频繁,是全省的高烈度区之一。环绕着红河断裂和小江断裂的两大平移断层带是两大地热异常区,而且地震活动频繁,是省内另外两大高烈度区。与上述三大地热异常区相间排列的地区为地壳相对稳定区,地震较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