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9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振动反问题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振动反问题理论,结合现场无损检测技术,通过工程结构动态参数测试,给出工程结构强度评定方法。解决工程施工质量鉴定,设计强度满足程度和建筑结构故障诊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冲击振动下烟囱模型裂缝出现位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在振动台上的烟囱模型经受横向冲击后产生多道裂缝、再现地震震害现象的试验。文中给出了裂缝位置与振动台自振周期的关系以及最高裂缝的高度与烟囱和台面两者的基本周期之比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在冲击振动下烟囱模型一般产生2—4条裂缝,它们是自上而下逐步出现的;在多次冲击作用下,烟囱裂而不倒;只有在更大冲击的作用下,烟囱才出现“掉头”现象,碎块散落在烟囱四周。这与震害现象极为相似。实验证明水平地震力完全可以解释烟囱的震害现象。  相似文献   
3.
砌块房屋抗侧力性能和震害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利用《八度区混凝土空心小型砌块建筑抗震性能研究》成果资料中砌块房屋建筑主要抗侧力构件墙体的实验室试验结果,结合房屋建筑动力特性实测,给出层间位移的判别准则,提出砌块房屋震害预测方法,较为客观地给出砌块房屋的抗侧力能力。  相似文献   
4.
结构振动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5.
对于烟囱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现象的解释,目前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大多数烟囱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主要是水平地震引起的,只在震中区竖向地震力有较大的影响;而另一种则认为水平地震虽然对烟囱破坏有一定影响,但烟囱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竖向地震力。持后一种观点的人,断言烟囱在地震时出现的多道裂缝,只能用竖向地震力来解释,而水平地震力不可能使烟囱出现多道裂缝和裂而不倒的现象,同时认为用水平地震力也很难解释烟囱上端出现裂缝这一事实。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进行了烟囱模型的破坏现象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地震力同样可造成烟囱的多道裂缝和上部裂缝。  相似文献   
6.
烟囱模型竖向冲击振动破坏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的目的在 囱模型在竖向冲击振动下的破坏现象与地震破坏现象是否相似。实验结果表明在竖向冲击振动下,烟囱只能产生一首 形宾位置与输入波的频率有关。  相似文献   
7.
房屋建筑强度评估的无损检测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动测方法,实现建筑工程现场无损检测,为建筑工程的强度评估和优质工程评选提供了一个较合理的方法。对于房屋鉴定、震害预测也提供一个较客观的手段。通过实例说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简单、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8.
调谐质量阻尼器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双自由度系统的随机反应,推导了设置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单自由度系统的运动方程,求出了白噪声基底输入时,设置TMD的单自由度系统的反应方差与未设置TMD的单自由度系统的反应方差之比,并采用模式搜索法对其进行优化方法,得到了TMD系统的最佳减振效果以及相应的TMD的参数取值,本文的分析表明,TMD系统对减小白噪声基底输入的单自由度系统的随机反应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以振制震--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上部结构等效模拟TMD(Tuned Mass Damper调谐质量阻尼器)作用,讨论了上部结构对下部结构的反馈作用,提供一种经济、实用的减震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及正矢波基底输入计算数据与9组实验数据比较得出结论,TMD减震作用并不乐观,其位移与加速度并非处处同时减小。由于选择质量比和刚度比的范围较窄,在工程实践中很难实现参数控制,因而,必须提高建筑结构实测参数精度,图纸设计参数与实际结构参数相差较大,很难满足TMD减震设计最佳效果要求。不如利用上部结构对下部结构的反馈作用力来实现减震,这样似乎更为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