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6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薄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通过4个薄钢板剪力墙和1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试验,研究了薄钢板剪力墙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刚度、承载力、延性和耗能性能。试验表明,利用薄钢板剪力墙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刚度、承载力、延性和耗能性能。试验表明,利用薄钢板剪力墙作为抗侧力构件是可行的。在钢筋混凝土框架中设置薄钢板可有效地增加刚度,承载力和耗能性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钢管混凝土柱双向RC楼盖的竖向荷载试验,研究了其整体力学性能,包括弯矩分布规律、挠度变化规律及破坏形态等性能。将美国直接设计法、中国经验系数法、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直接设计法和经验系数法均可用于周边固支双向楼盖的设计与配筋,但弯矩系数需调整,周边现浇剪力墙体可以使楼盖整体承载力显著提高。楼盖挠度变化与区格形状、楼盖厚度及跨度等因素有关。建议在规定限制范围内,适当增加板厚,同时可采用钢管混凝土柱基础和剪力墙基础一体化施工,以提高结构整体刚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唐山市古冶区地震地质资料、历史地震资料并结合唐山市7.8级大地震强余震的分布规律等,综合确定唐山古冶区预测震害烈度,为房屋震害预测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底部两层框架基础隔震建筑非线性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际震害表明,建筑物主要受水平地震作用影响。本文基于有限元理论,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 Non linear建立了底部两层框架上部砌体非隔震结构和基础隔震结构的实体模型,并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此模型进行了两个水平向地震作用的分析。结果表明,底部两层框架上部砌体结构采用基础隔震技术后,结构的水平地震反应明显低于相应非隔震结构。尤其是刚度突变的转换层,隔震后水平地震反应降低很多。  相似文献   
5.
管土相互作用下埋地管道的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土相互作用是影响埋地管道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分析管土相互作用是城市地下管道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在应用ADINA软件实现地下管道与土体融合有限元建模的基础上,通过定义管土接触来设定管土相互作用;介绍了管土接触设定、地震荷载加载时间函数、模型参数选择与求解步骤,并依据所建模型计算了埋地管道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管土相互作用对埋地管道抗震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几点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6.
地震反应谱是城市地震小区划的关键,也是房屋抗震设计和减灾的基础。反应谱最大值,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是地震反应谱的最重要参数之一,由于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受到场地条件、基岩条件和特殊地质现象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相互关系复杂且不能用经验公式简单表示,故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精确计算是困扰科技工作者多年的难题。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分布的精细预测,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基岩指标,以及如何确定基岩条件、场地条件和特殊地质现象等指标的分布与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分布之问的关系。根据唐山市具体情况,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预测模型,探讨较为准确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分布计算方法,为确定唐山市地震反应谱小区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