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2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地震地表破裂端部的几何结构与运动学特征研究有助于科学认识断裂的破裂传播与终止过程。夏垫断裂是华北平原区最为重要的隐伏强震构造之一,于1679年发生了三河—平谷M8历史大地震,但其同震地表破裂长度及端部变形特征仍存争议。基于前人研究结果,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跨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地表破裂端部布设了2条浅层地震勘探剖面,研究断裂端部的新活动特征。结果显示,断裂端部的最新活动时代为全新世,运动方式以走滑为主兼正断,且呈现出明显的滑动亏损特征。结合同震垂直位移分布等数据,分析认为该次地震的地表破裂仅长10余公里,与8级地震不匹配,其发震构造和机制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殷娜  邓淼  万飞  贾建鹏  纪同娟  程昊 《山西地震》2021,(2):21-26,43
2016年1月21日海原-祁连山断裂北侧发生MS6.4地震.诸多学者对其震源特征、孕震机制和发震构造等进行探讨,但仍存争议.该文综合区域构造活动特征、构造转换、地貌发育、历史地震以及现代地震活动性研究进展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门源MS6.4地震的孕震环境特征,结合区域动力学的大尺度特征探讨其新构造运动的意义.研究认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