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解黎晴  文金锋 《地球》2010,(3):108-109
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这对黄帝时期的这棵青皮(又名青梅、油楠)古树的思恋。这棵树顶宛如张开的大口,尾部嶙峋,树的中部有一直径17厘米的大孔,可见深度约30厘米、如排泄孔的古树.整体像一条饱经风雨老态龙钟的巨龙!它和它的32位兄弟姐妹,静静地呆在世界第一家——广东东莞观音山森林公园古树博物馆已经数年。  相似文献   
2.
桃源盛产石雕之材,南蕴大、袱溪青岩石,北贮芭茅洲桃花石——或在奇峰峻岭雄踞高耸,或在草莽丛林隐秘深藏,或在峡谷幽穴显形裸露……丰富的石材资源孕育了桃源独特的石雕艺术。  相似文献   
3.
解黎晴 《地球》2009,(3):106-107
天门山是张家界市载入史册最早的名山。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称其为嵩梁山,亦称云梦山,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嵩粱山因地震也因千寻素壁经长期溶蚀而崩塌,南北洞开,玄朗如门,势若通天。吴王孙休以为吉祥之兆,遂命名为天门山,设天门郡于大庸;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武帝宇文邕因疆域南不到衡山,为祭五岳之需,定天门山为南岳,并在山顶设坛祭祀,置北衡州于大庸,从而提高了天门山的名山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