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位岩崩作为高山峡谷区、海岸、交通廊道、露天矿山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具有泛生性、突发性、隐蔽性及致灾严重性等基本特性.近年来,伴随全球地震频发和气候急剧变化,高位高能岩崩事件显著增多,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目前,高位高能岩崩识别和预警技术、失稳和运动机理、灾害链效应成为国际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岩崩早期识别、失稳和运动机理、综合防护技术措施等方面归纳总结了目前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岩桥损伤识别方法、动态监测技术、稳定性动态评价方法、早期预警模型、运动机理和综合防控技术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高位高能岩崩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
依据省际交界地区主要城市与各自省会城市邻近程度,以“(空间距离)驱动机制+(经济发展水平组合模式)类型”为亚分类依据,将弱弱型省际交界地区细分为完全邻近、局部邻近和无邻近3种亚类型。以鄂豫皖省际交界地区为例,运用引力模型等方法,分析局部邻近弱弱型省际交界地区次区域网络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8—2020年,区县节点发展潜力普遍提升,但节点的辐射强度、辐射方向未发生较大变化,市辖区仍是带动区域发展的关键节点。(2)各省内县域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但边界屏蔽效应依然明显,河南省和安徽省境内仍以市域强联系为主要特征。(3)鄂豫皖省际交界地区已形成三级次区域网络,且距离省会城市越近,县域经济联系越强,次区域网络越趋于完善。以河南省信阳市为分析重点,揭示了在行政区边缘化和经济区排他性的双重作用下,“小马拉大车”式的区县联系是自身介入区域发展不足的空间表现。  相似文献   
3.
黏声方程Q值反射波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波在非弹性介质中的衰减效应常用品质因子Q度量.相对准确的Q模型对提高强衰减介质中地震波成像的质量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黏声介质反射波形反演(QRWI)方法来重建地下宏观Q模型.在缺乏大偏移距和低频地震数据时,该方法以黏声波方程为波场传播引擎,利用反射波核函数对模型中深部的敏感性去提取背景Q值.当速度高、低波数成分均已知时,基于波形拟合的QRWI可以获得较高分辨率的反演结果.由于地下介质速度的高波数扰动很难准确估计,本文通过引入峰值频移目标函数,极大地降低了QRWI对速度高波数成分的依赖.理论合成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反演得到的宏观Q模型可以满足衰减补偿逆时偏移成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