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14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对于地震工程,虽然已进行了将近一个世纪的研究,取得了很多可贵的成果,但仍然被认为是很年轻的学科,原因是理论与实践还存在无法自圆其说的定性矛盾。本文将通过水塔之类的倒摆式结构、烟囱等高柔结构及砖房与多层框架等矮胖结构的实际震害和初步分析来证明水平地震力起决定性作用的传统观点是错误的,一向被认为微不足道的竖向地震力才真正起主要作用。文中列举了很多地面上及结构上显然发生跳起的现象来说明实际的竖向加速度及竖向地震力比传统观点要大好些倍。最后还分析了错误的传统观点之所以易于为人们接受并能长期存在的原因,希望同志们重新根据实际震害的破坏机理来判断到底是水平还是竖向地震力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钱培风 《地震学报》1981,3(2):188-196
对于烟囱这种高柔结构,按反应谱理论计算水平地震力,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振型,相当麻烦.我国的抗震规范除了规定振型分解法为一般计算法外,为了节约工程师的时间,还提出简化计算法.本文内容将包括下列两个方面.1.以振型分解法为准,本文首先论述美国加州1952年侧力规范最初提出、后来为很多国家规范采用的先计算基底剪力再分配于各高程处的办法以及略加修改订入我国1974年规范的计算法都将产生巨大的误差.2.提出两个误差远比上述二法为小、计算又非常方便的简化计算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3.
1957年笔者根据砖烟囱的震害提出:竖向地震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最近几年我们对很多结构的震害进行分析之后,认为水平地震力起决定性作用的传统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是竖向地震力起主要作用[4,5,6,15]。文献[8]对于一些桥梁的震害加以分析之后,也得出同样的结论。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十多次破坏性地震,一些亲自调查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也从实际的震害现象看到了竖向地震力的严重破坏作用。最近几年国外也有不少学者发现了这一问题。因此竖向地震力的重要性,无论在国内或国外,  相似文献   
4.
由于烟囱的纵向自振频率很高,现在初步探索它对地震时地面竖向运动的反馈作用,将烟囱和基础看为置于弹性半空间表面上的刚性圆块,并假定地面竖向运动为频率θ的谐和振动,其位移Z_Q表为:  相似文献   
5.
日本阪神地震灾情严重的主要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阪神地震灾情严重的主要原因钱培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主题词:强震,地震灾害,日本。日本是地震最多和对结构抗震最重视的国家。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地震后,日本公路建设公司等部门的主管认为:日本的公共建筑施工水平很高,绝不会发生洛杉矶那样房屋...  相似文献   
6.
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的震害与抗震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唐山及海城地震时,很多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遭到破坏。本文对大家都很熟悉的文献中的典型实例及其他大量震害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水平地震力和震害之间也存在定性上的矛盾,根据竖向地震力起主要作用的观点则各种震害都能给予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钱培风 《地震学报》1983,5(4):483-490
地震对结构的破坏,传统观点认为水平地震力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我们分析很多种类型结构的大量震害后,却得出竖向地震力起主要作用的结论.我国多次地震的调查报告中都曾列举过直观上能看出竖向地震力起主要作用的很多震害.最近几年国内外的一些学者也发现了这一问题.有些国家的规范对竖向地震力作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竖向地震力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已引起了地震工程学界的广泛注意.根据强震记录进行计算,技术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在强地震作用下结构真正的阻尼、力学性能,特别是地基的复杂影响都远远没有搞清,所以,计算结果可靠性有多大,还无法回答.本文分析了国内多次地震地面上多种物体的现象表明,它们的竖向加速度及结构的竖向地震力,远远高于传统观点.根据它来解释各种震害是令人满意的.所以,按反算办法,对计算竖向地震力的某些参数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8.
竖向地震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若干年来的传统观点都认为水平地震力对结构破坏起着决定性作用。笔者1957年提出,这些年又继续证明:“传统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是竖向地震力起主要作用。” 从很多国家规范规定的竖向地震力看来,传统观点可能基于两个主要考虑:1.很多地震记录都说明地面竖向加速度只有水平加速度的二分之一左右;2.结构对地面竖向运动没有放大作用。本文将列举大量地面上及结构上构件、物体与人的运动现象来说明传统观点的主要根据是很成问题的。另外,文中还根据震中区和远离震中区很多结构的破坏位置、破坏特征等证明:只有按竖向地震力起主要作用的观点才能给予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计算了框架的竖向地震力,并用它来解释震害,我们认为是比较合理的。文中还对框架的竖向振动分析提出一些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1970年通海地震后,很多单位和科技工作人员到震区进行调查,搜集并整理了很多有价值的材料。但是在这样一次大地震之后,震害现象五花八门,震害数量十分繁多,至今尚遗留很多痕迹,可供进一步考察、研究。最近我们出差通海,顺便看一看十一年前地震后的遗迹,进行了一些访问、调查。虽然仅两天时间,调查的地区很窄,但仍发现不少很值得注意的震害现象,本文如实整理记述,作为原始资料备查。同时我们也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