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6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介绍了作者用起振机产生的简谐波分别在一个深376.32米的矿井岩层和一个深20.25米的旧井土层中竖向传播以及一个大坝坝址基岩水平向传播时的哀减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电流计记录式加速度仪的频率响应失真对强震加速度记录的影响,提出了对失真记录进行校正的两种方法:假想摆法和微分-积分法。计算与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都能给出满意的结果,均可推广使用。作为实例,对1976丰11月15日宁河地震(M_L:7.1)的强震加速度记录进行了校正,最大校正量(幅值)达35%。此外,还对比了由失真加速度记录和校正加速度记录计算的位移曲线,表明这种校正工作对获得准确的地震位移曲线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我国强震台网所普遍使用的电流计记录式强震仪和模拟记录数字化设备的特点,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数字强震加速度记录中包含的各类误差的性质和特点,在这样基础上给出的调整(未校正)加速度记录、校正加速度记录以及各类反应谱和傅氏谱的结果具有统一的精度和标准的格式.从而可以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满足地震工程研究对常用地震动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我国强震记录处理和分析方法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强震加速度记录标准常规处理分析方法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发展的同类方法相比,主要有以下不同:在模拟记录数字化过程中,对不能一次完成数字化的过长记录采用了坐标转换和计算机自动衔接处理方法;在对数字记录进行仪器校正时考虑了速度摆和电流计耦合的特点,不仅要作高频响应失真的校正,也要作低频响应失真的校正;在零线校正中,选择高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f_(LC)除了考虑数字化噪声背景外,还考虑了记录长度和基线不确定性的影响;此外还分析了插值方法对数据分析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及其余震的观测和强震记录数字化的概况,分析了地震动加速度最大值与震级、震中距的关系和持续时间随震级的变化,讨论了局部场地条件、传播途径和震源特性对地震动频谱和反应谱的影响,同时给出了唐山地震主震时被观测的几个典型结构的主要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强震加速度记录的数字化噪声。分析表明:数字化噪声由数字化设备的系统误差和操作者的随机读数误差迭加而成,随机数字化误差是具有各态历经性质的,其振幅按高斯规律分布的平稳随机过程,在其频谱组成中,长周期分量占明显的优势,因此将对二次积分加速度记录的位移曲线产生严重的影响。 研究表明:随机数字化噪声位移主要分布在周期大于25秒的频段,对加速度记录来说,分布在周期小于25秒的频段内,其随机噪声是相当小的(假定记录纸速为1厘米/秒)。因此,利用数字滤波技术,可以除去数字化加速度记录中的大部份随机数字化噪声。 作为实例,对一个典型的强震加速度记录进行了滤波,给出了低噪声的加速度记录和由此算出的位移曲线,且和未经滤波的相应记录及其位移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