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为了研究局部重力场的变化,仅对重力测量结果作精度估计有时是不够的,应同时考虑估计的准确度。 本文阐述了估计重力测量精确度的理论,着重对两台仪器三程测量的精确度估计作了讨论。文中对偶然中误差的估计提出了三个原则,依此原则评述了现有公式,并对文献[2]、[3]中给出的估计公式提出了改进建议,最后还提出了确定两期复测成果变化量的判别式。顺便也从理论上讨论了估计系偶差出现虚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构模型是描述泥石流流变特性的关键,也是决定其动力过程数值模拟准确性的核心问题之一。泥石流流体属多相混合物,现有的研究已证实其存在剪切增稠或剪切变稀的现象,传统基于Bingham及Cross线性本构关系的数值模型难以准确描述泥石流流变特性。文中探讨了Bingham模型在低剪应变率下的数值发散问题,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框架上建立了整合Herschel-Bulkley-Papanastasiou(HBP)本构关系的稀性泥石流动力过程三维数值模型。相比传统基于浅水波假设的二维数值模型,所述方法从三维尺度建立SPH形式下的泥石流浆体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并进行数值求解,可获取泥石流速度场时空分布及堆积形态,同时采用HBP本构关系描述泥石流流变特性,能在确保数值收敛的前提下反映泥石流流体在塑性屈服过渡段及大变形状态下应力?应变的非线性变化。为验证提出方法的合理性,结合小型模型槽实验观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4.
为了适应地震研究中长期、连续地计算潮汐导纳的需要,本文在维尼狄可夫调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卡尔曼滤波理论,导出了计算潮汐导纳的递推方法。该法具有优于维尼狄可夫法的精度、计算简单、采样密等优点,且能自动判别资料中突跳等短期异常,因此不需要作资料的预处理。应用本方法对泰安台石英倾斜仪观测资料进行了计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对海洋板块俯冲型地震孕震模式的分阶段变形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同震位错反演结果分析了MW9.0级地震的同震变形特征,分析过程中通过精度检验讨论了该反演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对震前和同震GPS结果的对比分析,讨论了二者的差异性.GPS应变(率)结果表明,震前日本岛应变积累主要反映了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俯冲作用,同震结果表现为指向震源方向拉张应变的释放,对日本岛的主要影响区域介于35°N和43°N之间.震前和同震GPS剖面结果反映的变形特征具有互补性,但量值相差上百倍.震前的GPS速度、应变率剖面和时间序列结果表明靠近日本岛东海岸一侧可能存在变形趋于极限现象.通过对此次地震可能前兆的分析表明,中长期预测方面、震前GPS时间序列的趋势性偏离、前震活动、震源区b值降低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次地震的孕震特征.  相似文献   
6.
同震崩塌滑坡的解译及定位是震区灾后恢复工作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如何在灾害快速、自动解译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解译精度,是目前同震崩塌滑坡解译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促使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向智能化、科学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文章在团队前期所提出的遥感影像局部阈值二值化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同震崩塌滑坡解译结果假阳率偏高的问题,分析了假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