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在Ⅰ测线观测资料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测区特点给出了高程校正及沉积层校正方法,利用反射波与莫霍面折射波运动学特性进行一维、二维地壳结构的正、反演计算,获得了自甘肃夏河至灵台460公里范围内的分层地壳结构,认为西部地壳厚度约51公里,东部仅为44公里,已属鄂尔多斯地台区结构,与地槽区的分界线大致对应地表陇县固关镇。武山与张家川之间在15-20公里深处存在低速层。结合地震波的动力学特性,可判定本测线通过的超壳断层有鄂尔多斯西缘-六盘山断裂、西秦岭北缘断裂和武山南北向断裂。  相似文献   
2.
天水-礼县地区地壳速度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4—1985年,利用厂坝铅锌矿工业爆破,在天水—礼县地区布设测线进行了大范围的地震测深工作。对该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沉积层平均厚度为2.5km,速度为4.0km/s(P波);地壳平均厚度为43.68km,平均速度为6.20km/s;徽县—礼县地壳速度剖面可分为5层,其中在24—29km深处有一低速层,基底深度变化较大,在礼县地壳浅部发现一断层。对天水—礼县地区还进行了P波、S波联合反演,获得了该区P波与S波速度结构,其地壳范围内的平均波速比为1.7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