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门山震旦/寒武系界线上地外撞击事件痕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湘西北天门山震旦—寒武系界线上发现的冲击砾裂、冲击角砾、冲击岩脉、微球粒撞击玻粒(microirghi-zites)、微球粒玻璃陨石(microtektites),特别是陨石碎屑残迹现象,可能表明:在震旦—寒武系界线上曾经发生过地外撞击的事件。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金矿区域成矿特征及构造成矿区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云南省金矿区域成矿特征主要表现在 :(1)构造 -热动力条件控矿的明显性 ;(2)成矿时间的长期性和成矿期的滞后性 ;(3)金矿床类型的多样性 ;(4)金矿床空间分布的集中性。作者分析上述区域成矿特征之后 ,对云南省金的构造成矿区 (带 )进行了初步划分。划分了2个构造成矿域 ;5个构造成矿区 (带 ) ;12个金成矿区 (带 )。  相似文献   
3.
洞庭湖蓄洪能力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蓄洪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洞庭湖是湘、资、沅、澧四水洪峰的汇流中心,它的蓄洪能力直接关系到缓和洞庭湖自身流域的洪峰压力。其次,作为长江的支流湖,洞庭湖的蓄洪能力也间接关系到长江流域的蓄水系数,从而关系到缓和长江下游的洪水水位。在洞庭湖现有泄流系数不变的情况下,要增加洞庭湖的蓄洪能力,主要靠扩大蓄洪区和加高堤垸防洪高度。由于这两者都存在天然限制,所以不可偏废,只可兼顾。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地震断裂错动产生的应力降与震级没有关系,恒定在约10-40巴.相应这种应力降水平,得到地震断裂半长度与震级存在关系式:1ga=0.5M+2.7或者1ga=0.5M+3.1.  相似文献   
5.
建议在湖南寻找与陨击作用有关的金刚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世界各大洲发现陨星撞击构造近200个(有些尚有分歧),其中约有1/5发现伴有各种金属或非金属矿产以及油气和地下水资源,特别是近来还在陨击构造中找到了金刚石。陨击构造已被列为一种新型成矿构造进行研究。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天体地质委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流域洪水模拟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洞庭湖水灾现状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水平衡方程对洞庭湖及四水水系的水情作了进一步的模拟分析。初步估计了流域的泄流系数Fo,保水系数Fs和蓄水系数FR。得到洞庭湖随洪峰入湖流量而变化的水位日增量和湘、资、沅、四水流域随集中降水量而变化的水位总增量。进而对洞庭湖水患的防治提出了综合的治理方略:(1)增加蓄洪面积,预田蓄洪;(2)增大泄流系数,有控泄流;(3)减少入流流量,有效蓄水;(4)加固堤防工程,有备无患。减少入流流量,有效蓄水,就是在洞庭湖上游的四水流域,除了增加水库型集中蓄水外,还要人工地增加降水滞流量,也就是在全流域增加分散性蓄水机能,进行研究水田蓄水、旱土蓄水、草地蓄水及林地蓄水等的蓄洪限度、实施技术及蓄洪以外的经济效益,以及流域人工增加降水滞流量的巨大潜力。本文分析认为,只有对洞庭湖及其流域的水旱灾害实施综合治理,才是根治洞庭湖水患的有效方略,将对湖南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现象分形研究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和分形理论皆为蓬勃发展的新兴学科,是地学研究的有力手段。本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对云南金矿的集群分形分布、密度分形分布、储量分形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对云南地层进行了R/S分析。研究表明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满足大部分地质现象的分形研究的需要,且更简单精细,同时获得了一些对找矿勘查有价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亚洲深部构造图”是《亚州陆海大地构造图》的基础图件之一.“亚洲深部构造图”给出,在不同的壳体中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深部构造处于明显差异的状态,在不同的壳体现处于相同大地构造发展阶段的区域,深部构造状态有明显的共性。这反映不同壳体里不同、大地构造单元是地球动力学的结果.在亚洲区域深部,存在两个可能的物质流汇聚带:特提斯带和环太平洋带。存在一些可能的物质流发散中心.其中大陆区的最大发散中心位于中亚。西藏高原由于位于北面的中亚发散中心(向南)和南面的印度洋北部发散中心(向北)的深部物质池蠕动聚合,形成了独特的构造区。由于西藏深部物质流聚合以南北向为主.东亚岛弧带深部物质流聚合以东西向为主,在亚洲东部古陆上形成了东经105°左右的横桓在此洲大陆中部的南北构造带。这些特征,构成了亚洲区域的主要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已完成的“云南省黄金资源图文信息库”有关信息,在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从金矿信息统计类比和金矿信息分形特征方面探讨了云南黄金的潜力资源,揭示了一些对黄金资源评估有实用价值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在有较厚沉积物覆盖的地洼盆地中,如何利用已有的重力资料研究被掩埋目的层的分布、厚皮等,是沉积盆地及能源研究等方面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的电子计算机正、反演处理,正是这方面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