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微处理机(μp)和微型计算机(μc)近年来获得了迅猛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是数字仪表。目前生产的数字仪表内部都装有一部或多部μp/μc.它们大有取代传统的模似仪表的趋势。数字仪表发展如此迅速的驱动力则是它的高精度,高速度,高稳定性,使用方便,应用广泛同时也因为各种各样的通用数字仪表可以很快的组成为实现各种不同目的,任务、要求的自动测试系统ATS(Automatic Test System).  相似文献   
2.
电阻率测量导线漏电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路漏电是地电台站日常观测中常见的并且对观测结果有显著影响的干扰因素。为保证观测质量,规范规定每条外线路的绝缘指标应在50MΩ/Km以上。应该说,这一指标是不低的,即只要达到了这个指标,线路即使有漏电也不会对测量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在实践中却难以达到,即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线路的绝缘度难以保证大于50MΩ。在努力改善线路绝缘性能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对指标本身进行了研究。本实验试图  相似文献   
3.
黄子洞地电台位于广东省新丰江水库以东约5公里处,台站附近地势比较平坦,地表为老第三纪红层,厚约300米左右。 台站建于1968年,目前共有5道测线,它们分别垂直或平行于河源断裂,其中第四道测线布设在河源断层的东南侧,并与断层垂直,线路长1000米。 由于该台位于我国南方,空气湿度大,雨季  相似文献   
4.
在地电测量中,影响观测精度进一步提高的诸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导线漏电的影响及信号噪音的影响。 针对这些干扰因素,地电工作者从不同的方面做了许多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我们的研究和实验结果表明:供电电极的接地电阻与地电测量有着异乎寻常的密切关系,降低供电电极的接地电阻既可以提高信号强度,同时也可以减少导线漏电对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黄子洞地电台在1981年对第Ⅵ道测线进行了技术改造。线路的架设采用了类似高压电输送线的架设方式,绝缘子使用X—4.5悬式瓷瓶,2个串接,导线选用铜蕊橡皮线B×2,电杆选用6—7m的水泥杆,杆距30—40m。该线的绝缘性能经几年连续测试,证明性能良好。但是这种线路也有一些缺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新丰江对其附近的地电台站——黄子洞站电阻率测值的影响。对黄子洞站15年的资料,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了可能影响电阻率的降雨、气温、库水位等因素及其时间滞后的关系,共计算了16个因子。计算结果表明:在置信度α=0.01的水平上,电极与水库处于河源断裂同一侧的第1道电阻率测值与水库水位有关。本文对水位影响机制也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观测室中温湿度对P测量的影响 根椐黄子洞地电台第Ⅲ,第Ⅴ道测线实测资料与观测室温度的相关分析结果。室温与地电阻率ρ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γTρ_3=0.88,γTρ_5=0.94 这种同步相关关系,是温度T及湿度H共同作用下改变了仪器的格值ε而造成ρ测量结果的变化。其机制为T、H→ε→ρ。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地电自动测量系统(Automatic Test System,简称ATS)成为全天侯的自动测量系统,ATS中增加了UPS(uninterrupted power system)并且对有关部件进行了必要的功能扩展和技术改造,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分别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系统运行软件全部用BASIC语言编写,它包括:自动测量、计算、故障诊断/报警,编目打印/绘图、数据进库、值班员纪事及资料检索等.  相似文献   
9.
地电台的噪音强度及仪器对噪音的抑制能力决定了地电测量的精度。应用地电自动测量系统(ATS)对黄子洞台的地电噪音进行了实际测量,分析计算了该台各道的噪音强度,信噪比及ATS对噪音的实际抑制能力,进而对ATS用于该台地电阻率测量时各道所能获得的期望观测精度进行了估价,获得了观测精度可达到10~(-4)的结论,这一理论计算与实际观测结果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0.
文献〔1〕是我们提出的地电阻率自动测量系统(Automatie Test System,简称ATS)的设计方案。1986年我们在黄子洞地电台对该系统进行了安装和调试,在一系列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适用于黄子洞台的地电阻率最佳测试程序。系统于1986年7月起投入与DDC—2B的对比观测.初步结果表明,ATS的各项技术指标及观测结果均达到和超过地电观测规范的要求,其观测精度比电子自动补偿仪DDC—2B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