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测绘学   178篇
大气科学   113篇
地球物理   187篇
地质学   370篇
海洋学   185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南黄海盆地特殊的地震地质条件导致准确获得海相地层速度存在困难。基于本区的多道地震资料,联合使用多数据质控速度分析、初至波层析反演及层控网格层析反演3种方法,提取出了较为可靠的海相中-古生界速度信息。结合提取的地震速度及下扬子区已有钻井信息,总结了南黄海主要海相地层的速度分布。本区海相地层速度整体呈高低相间分布结构,存在速度的突变和倒转。海相下构造层速度高,不同地层间速度差异较小。由于海相下构造层无钻井资料约束,获得的速度信息仍存在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崂山隆起位于南黄海盆地中部,海相中-古生界分布广泛且厚度大,其构造演化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等多期构造运动,早期油气聚集可能在后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油气保存条件是崂山隆起油气勘探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因素。通过综合分析构造运动中抬升剥蚀作用和断裂作用与油气保存的关系,以及盖层条件与油气保存的关系,探讨崂山隆起内部油气保存条件的差异性以指导该区油气勘探。结果表明:崂山隆起呈差异性油气保存特点,位于崂山隆起中南部的高石稳定带是一个早期断裂不发育的弱变形区,后期构造运动改造破坏程度较弱,特别是下古生界具备较为优越的生储盖组合,构造多以断背斜和低幅宽缓背斜为主,发育多个大型圈闭,岩浆活动相对较弱,油气保存条件较为优越;而崂山隆起北部的青峰变形带断裂系统发育,地层褶皱变形强烈,单个圈闭规模较小,油气保存条件相对较差;高石稳定带中南部是进一步油气勘探和调查参数井钻探的重点目标区。  相似文献   
3.
经过杭州市土地信息中心与杭州信雅达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近一年的合作开发,杭州市土地档案电子影像管理系统已顺利开发完成,并于2001年10月投入运行。经过近一年的运行,系统运行状况良好,达到了系统整体的设计需求。截止到2002年10月底,系统已扫描完成商品房、房改房登记发证档案四万余卷,约八十万页电子影像的入库工作。据悉,它是目前国内国土资源管理系统最早应用的上规模的电子影像管理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用电子计算机绘制平面不规则分布数据的等值线图的数学方法和程序.程序中采用了按距离加权平均法、按方位取点加权法、趋势面残差叠加法及局部加权最小二乘法等多种曲面拟合的方法,将不规则分布的数据规则网化.程序同时具有绘制居民点和剖面线的功能.文中着重讨论了为提高计算速度和解的稳定性,程序在实现这些计算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处理方法,如采用按条带搜索,局部进行拟合等手段.最后结合应用实例,对各种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李建文 《探矿工程》2008,35(10):44-46
通过对某循环水车间病害地基处理实例的分析总结,介绍了石灰桩的加固机理和优点,以及处理小型病害地基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近年来广泛收集了国内外在南黄海海域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 ,对南黄海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并应用海洋“863”高科技成果软件——《海上油气资源综合快速评价系统》进行了盆地模拟和资源评价 ,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的进展。( 1 )广泛应用国内外在南黄海海域及邻区的重磁资料和地震资料 (包括新采集的多道地震资料 ) ,采用综合地球物理解释技术 ,首次编制了全盆地 1∶ 50万的基底构造图、深度构造图、厚度图及沉积相图 ,对盆地的构造区划进行了重新划分 ,为南黄海油气勘查部署打下了良好基础。( 2 )在南黄海北…  相似文献   
7.
黄海海域陆相中生界油气远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黄海海域油气勘探已40余载,尚未实现油气突破,其找油前景引起石油地质学家的极大关注。根据前人的认识和最新研究成果,结合邻区油气地化资料,探讨了黄海海域中生界地层生、储、盖特征,特别是白垩系,它分布广,厚度大,烃源岩达到较好生油岩标准,并且生、储、盖组合理想,中生界是该区下部油气勘探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8.
经前教育部和有关领导批准,我院和法国科研中心海陆相互作用委员会合作进行黄河口海域科学考察,合作的题目是“黄河口痕量金属和有机物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这是一次以河口化学和地球化学为主的海洋水文、海洋地质、海洋生物等四个学科的综合考察。合作考察的内容是:(1)重金属及痕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2)溶解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3)有机物质测定;(4)碳酸盐体系测定;(5)营养盐的测定;(6)溶解氧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海的天然气勘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最新勘探资料,在综合分析中国近海海域天然气勘探现状、资源潜力及其区域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近海海域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区带及目前比较现实的勘探目标,展示了我国近海海域天然气勘探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0.
海域层序地层学环境恢复技术是针对我国区勘探初期的沉积盆地,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主要是二维地震资料,以层序地层学为指导,在层序分析、地震相和岩性预测的基础上,研究盆地发育的各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及沉积演化的地球物理资料地质解释技术,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系统构成、技术特点和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