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九寨沟县漳扎镇发生M7.0地震,震中位于(33.20°N,103.82°E),震源深度约为20 km。地震震中紧邻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对保护区造成一定破坏,并导致20人死亡,250余人受伤,将近4万人滞留。针对此次大地震,本文着重分析其震源机制和破坏形式,结果表明:此次九寨沟地震为高倾角的走滑型地震,矩震级MW达到6.5,其断层节面Ⅰ为左旋正断,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62°和–15°;断层节面Ⅱ为右旋正断,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77°和–151°;对设防烈度Ⅷ度以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所造成的最大层间位移角超过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1/550,并对大跨度结构产生较大影响,容易引发建筑物坍塌;此外,由于此次地震为高倾角的走滑型地震,极易引发山体滑坡,造成二次灾害,增加震后的救援难度。  相似文献   
2.
方志  陈育民  何森凯 《岩土力学》2018,39(5):1851-1857
减饱和法是一种通过减小饱和砂土地基中水的饱和度来处置可液化砂土地基的方法。基于单相流-固耦合理论,将减饱和砂中水-气两相流体等效为单相流体,提出一种可以考虑加载过程中孔隙流体体积模量变化的减饱和砂土静态液化的单相流改进算法,用其进行单调荷载作用下三轴不排水压缩试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饱和度条件下的减饱和砂土的不排水反应并与饱和砂土三轴不排水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单相流改进算法能够很好地反映减饱和法的抗液化特性。此外,对比不同数值分析方法模拟结果,得出以下结论:采用单相流简化算法分析减饱和砂土的不排水反应时,因为不考虑加载过程中的孔隙流体体积模量变化,所以初始的流体体积模量取值会影响减饱和砂土的强度,初始围压为100 kPa、饱和度为96%的减饱和砂土在单调荷载作用下,气体体积模量取值从100 kPa增加至200 kPa时,减饱和砂试样的峰值偏应力会减小约30%,孔隙压力会增加约40%;通过对比同等条件下的单相流改进算法和两相流算法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以及饱和度和体积应变变化曲线,两者结果相近,误差在5%以内。综上所述,单相流改进算法是一种较为合理而简洁地模拟减饱和砂土静态液化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