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梅县玉水铜铅锌矿床中的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耀基 《广东地质》1997,12(4):33-36
玉水铜铅锌矿床中,银呈共生,伴生状态产在富铅铅锌矿石中。银与铜呈正相关,与铅锌不相关。银主要以独立银矿物在斑铜矿,辉铜矿内,尚有一部分呈粒径小于0.1μm的超显微包体,机械混入物和类质同像在硫化物中。银矿物类比较简单,主要是硫铜银矿,辉银矿,粒度细小。  相似文献   
2.
赤路斑岩钼矿床同位素地质特征及其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赤路斑岩钼矿床产于燕山晚期花岗岩岩株的顶部似斑状花岗岩中。这是丽水—政和—大埔深大断裂带东侧、浙闽粤中生代火山岩中发现的第一个大型斑岩型钼矿床。赤路斑岩钼矿床位于寿宁—连江南北向构造、宁德三都沃—崇安下岚头北西向构造和次一级的碧岩—罗洋北东东向断裂火山岩带三者的交汇处。沿碧岩—罗洋断裂火山岩带侵入露  相似文献   
3.
4.
何耀基 《广东地质》1997,12(3):41-48,T001
玉水矿床赋存在石炭纪早期中晚时碎屑岩(忠信组)顶部与石炭纪晚期早时碳酸盐岩(壶天组)底部的接触面上下。主矿体呈似层状,由碳酸盐岩中微裂隙充填矿体和其下的层状矿体以及碎屑岩内热液蚀变脉状矿体组成,主体是层状的富铜块状硫化物。矿石主要的结构构造是晶粒结构,块状-准块状构造、层纹状构造。矿物组成比较多样,主要矿物是:黄铜矿、斑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矿石铅属单阶段演化的正常铅,铅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  相似文献   
5.
福鼎银硐铅锌矿区是一个赋存于石炭一二叠系地层中的层状矿床。它是福建省,也是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带临近海域最东端的赋存于上部古生代地层中的层状矿床。研究它的成矿地质特征对于了解区域成矿规律、大地构造和古地理环境等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方铅矿的产出特征、各矿化期的方铅矿标型元素及其地质意义进行了论述,与省内外,国内外典型矿床的方铅矿的元素含量作了对比,确定本区方铅矿意义的主要元素是银、铋,不同成因的方铅矿银、铋的含量是有明显差别的。文中对不同成因的方铅矿铅同位素组成进行了讨论,并利用方铅矿内的固熔体分离的矿物种类及结构等对成矿温度、成矿环境等作出某些判断。  相似文献   
7.
8.
广东梅县玉水热液沉积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
梅县玉水铜铅锌(银)矿床成矿机制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耀基 《广东地质》1998,13(2):65-71
玉水铜铅锌(银)矿床为受地层和断裂构造共同制约的块状硫化物型层控矿床,主矿 要为海西其海相火山沉积的层状矿体,定位于壶天组(碳酸盐岩)底部。北东东向张裂性同生断裂(F23)是主要的控矿、导矿断裂;由断裂向南,矿体厚度逐渐减薄、矿石品位逐渐贫化。矿层特定的赋存位置、伴生的碧玉岩-赤铁矿岩、浸染状铅锌铜矿化和碎屑岩顶部的“面状”石英岩化等,是该类型矿床的直接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何耀基 《广东地质》1999,14(4):30-34
玉水矿床的碧玉岩紧覆于铜铅锌块状硫化物之上,具有清晰的平行层理,岩石色泽艳红,致密坚硬,具贝壳状断口。显微镜下,岩石呈隐晶质结构,胶状(变胶状)结构,由微细粒(粒径0.01mm±)石英,玉髓组成,硅质与赤铁矿闰同心圆状或硅质球粒(球粒内硅质呈放射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