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质学   4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研究区志丹群作了详细划分,并与盆地内志丹群的划分和命名进行了统一。根据岩性、岩相和微体古生物组合上的显著差异,将原泾川组的上部红层单独划出建立一新的地层单位,称峰山组。此外,分别介绍了各地层单位中丰富的古生物资料和时代研究结论。根据介形类、轮藻的研究,确定峰山组的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这在志丹群的时代研究上是一个重要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对研究区志丹群作了详细划分,并与盆地内志丹群的划分和命名进行了统一。根据岩性、岩相和微体古生物组合上的显著差异,将原泾川组的上部红层单独划出建立一新的地层单位,称峰山组。此外,分别介绍了各地层单位中丰富的古生物资料和时代研究结论。根据介形类、轮藻的研究,确定峰山组的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这在志丹群的时代研究上是一个重要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志丹群的孢子和花粉。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划分出两个孢粉组合,其中一个组合产自环河-华池组上段,另一个组合产自泾川组,经与已知资料分析对比,前者时代确定为早白垩世早明,后者时代为早白垩世早中期。探讨了两个孢粉组合所反映的古气候环境,指出沉积区在环河-华池组上段沉积时为亚热带偏湿的气候,并在某种程度上受干旱气候的控制,泾川组沉积时为热带、亚热带偏干旱气候。对孢粉植物群分区问题做了论述,说明研究区志丹群的孢粉植物群应归于G. F. Herngreen和A. F. Chlonova(1981)划分的北极-欧州亚省(Borea-Europcan)。文中描述了五个新种:Divisisporites palmalus sp. nov., Biretisporites minor sp.nov., Camarozonosporites scabratus sp. nov., Piceaepollenities minulus sp. nov. 和 Inaperturopollenitesplicatus sp. nov.。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志丹群的孢子和花粉。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划分出两个孢粉组合,其中一个组合产自环河-华池组上段,另一个组合产自泾川组,经与已知资料分析对比,前者时代确定为早白垩世早期,后者时代为早白垩世早中期。探讨了两个孢粉组合所反映的古气候环境,指出沉积区在环河-华池组上段沉积时为亚热带偏湿的气候,并在某种程度上受干旱气候的控制,泾川组沉积时为热带、亚热带偏干旱气候。对孢粉植物群分区问题做了论述,说明研究区志丹群的孢粉植物群应归于G.F.Herngreen和A.F.Chlonova(1981)划分的北极-欧州亚省(Boreal-European)。文中描述了五个新种:Divisisporites palmatus sp.nov.,Biretisporites minor sp.nov.,Camarozonosporites scabratus sp.nov.,Piceaepollenites minutus sp.nov.和Ina-perturopollenites plicatus sp.nov.。  相似文献   
5.
秦岭的志留系可大致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又可分南、中、北三带,南带以瓦房店—岚皋大断层与中带分界,称高滩—兵房街小区,其沉积性质属秦岭地槽与扬子地台之间的过度型沉积。原地质部秦岭大队最早,(1956)在安康、紫阳一带划分了志留系三统,以后地  相似文献   
6.
一、志留系的分布自1959年全国地层会议后,许多地质队、区测队和科学研究单位在西北区作了大量地层工作,对于志留系的对比增加了许多新资料。特别是秦岭,志留系分布较广,发育完全,化石丰富。这对我国古生代地层发展史和志留系的进一步划分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近几年的新资料为主,结合以往的一些材料,对西北区志留系的划分和对比作一简略总结。过去有人将东、西秦岭地层划为一个区,但我们认为东、西两部差别还是相当大的,大致以洋县-太白为界,东秦岭三统以笔石页岩相占优势,壳相灰岩一般发育在中统,由东向西  相似文献   
7.
8.
王欣  王健  张举  傅力浦  孟勇  张欣 《地质科学》2013,48(4):1295-1301
Oktavites spiralis是志留纪兰多维列统特列奇阶的笔石带化石之一,具有重要的地层意义。为更精确地描述这一属种,对产自陕西岚皋地区的Cyrtograptus lapworthi笔石带的O.spiralis不同发育阶段的标本进行了详细研究,从而对其始部发育情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对O.spiralis发育过程的研究也可以成为对该属进行精确厘定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高家山生物群化石组合面貌及其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元古代末期的高家山生物群 ,经系统研究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 3个化石组合带 ,即 :以蠕形动物爬迹为代表的 Shaanxilithes- H elminthopsis组合带 ;以锥管虫类和瓶状化石为主 ,并见大量软躯体蠕形动物和宏观藻类的Conotubus- Gaojiashania- Protolagena组合带 ;以多种管状骨骼化石共生为特征 ,并伴生有杯 (钵 )状、分枝管状及球状化石等的 Sinotubulites- Cloudina组合带 ,代表了高家山生物群鼎盛时期的产物。进一步的研究揭示高家山生物群是迄今为止地球上所发现的最早且最为多样化的骨骼化石组合。  相似文献   
10.
甘肃北山牛圈子蛇绿岩铷—锶同位素年龄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甘肃北山地区早古生代蛇绿岩受阿尔金北东向左行走滑断裂影响,被分割成白云山-洗肠井蛇绿岩段、通畅口-牛圈子蛇绿岩段、白玉山-红柳河蛇绿岩段.牛圈子蛇绿岩属洋壳型蛇绿岩,蛇绿岩各单元岩石发育齐全,与东部洗肠井洋壳型蛇绿岩和西部红柳河洋壳型蛇绿岩相似,牛圈子蛇绿熔岩Rb-Sr同位素年龄为463±18Ma,与洗肠井蛇绿熔岩夹层中放射虫时代一致,为中奥陶世-晚奥陶世早期,红柳河蛇绿岩尚无可靠时代依据.通过构造恢复,上述3条蛇绿岩段在早古生代为统一的早古生代蛇绿岩带,这条早古生代蛇绿岩带属早古生代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间的缝合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