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0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工程勘察中稳态瑞利面波法解释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工程勘探中稳态瑞利波法的实测曲线与介质性质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传统的解释理论以自由表面瑞利面波的传播为基础.然而源检距很小时,漏能型面波(或多次复合反射波)的形成能更合理地解释记录曲线上的特征点.解释理论的正确性将有利于扩展该方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RSM-16H动测仪在面波法岩土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岩土体检测中推广应用的新技术──瑞雷面波法作了简述,介绍了RSM-16H型动测仪对稳态和瞬态面波资料的处理实例,并提出了对该仪器在面波测量中的软件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4.
工程地质中瑞利波法勘探的理论初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以水平层状液体为模型,推导出瑞利面波的频散方程,进而作了多层介质的模型试算并绘出了瑞利波波速与波长的关系曲线。该曲线对应于弹性分界面上的异常特征与实测曲线的异常特征吻合,可用于说明层状介质中瑞利面波勘探的机制。文中还以理论模型试算结果为依据,对当前面波勘探中的半波长解释方法作了评述,并解释了固体层状介质中面波曲线的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5.
工程地质中瑞利波法勘探的理论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以水平层状液体为模型,推导出瑞利面波的频散方程,进而作了多层介质的模型试算并绘出了瑞利波波速与波长的关系曲线.该曲线对应于弹性分界面上的异常特征与实测曲线的异常特征吻合,可用于说明层状介质中瑞利面波勘探的机制.文中还以理论模型试算结果为依据,对当前面波勘探中的半波长解释方法作了评述,并解释了固体层状介质中面波曲线的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应用两层二度矩形棱柱体的下界面近似地模拟两个密度界面起伏的重力反演法。以棱柱体的参量作为未知数,重力异常作为常数项,以此建立一个矛盾方程组。此方程组的解,即为所求的密度界面的起伏变化。该方法可用于同时求取康腊面和莫霍面。方法具有一定的精度,在理论模型上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关小平  金淑燕 《地球科学》1999,24(2):173-178
以往是通过手工转图由光率体主轴获取和应力主轴的,把手工操作变为计算机运算和成图,是一个重要的附加课题,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实现轴与轴以及坐标系和投影面之间的各种转换方法,具体步骤有:(1)把费氏台下读数转换为地理坐标系下的数据;(2)已知任意两个光率体主轴示第三个光率体主轴;(3)投影面的旋转;(4)由光率体主轴获取晶轴;(5)把弹性张量从与晶轴相关的坐标系转到地理坐标系中,由此编制的处理程序和绘图软  相似文献   
8.
测温法是寻找地热田的一种直接勘探方法,而浅层测温法则由于工作效率高、成本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勘探方法。但因近地表温度场易受日变、年变等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因此,区分与校正各种干扰因素是方法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本文讨论了校正与区分各干扰因素的方法。地表浅层温度信息是地下热源状况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利用近地表温度异常可推断地下热源分布状况。通过对简单形状热源(无限长圆柱形和球形)计算表明:当取1℃作为可探测到的温度异常时,利用1米深测温可发现埋深近500米、温度100℃的局部热源,而利用10米深测温可探测到埋深近800米同样规模同样温度的局部热源。计算结果虽然是在理想条件下进行的,但对指导实际工作具参考价值。文章结合漳州地热区的实际资料说明解释方法及应用1米深测温勘察地下热水取得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9.
谈重震联合反演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指出传统的重震联合反演中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充分利用地震资料作为形体参数进行分场,对分离出的目的层位的重力效应再利用Parker公式进行反演,以求出那些较深的或没有可靠地震资料的界面。  相似文献   
10.
以往是通过手工转图由光率体主轴获取晶轴和应力主轴的,把手工操作变为计算机运算和成图,是一个重要的附加课题.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实现轴与轴以及坐标系和投影面之间的各种转换方法,具体步骤有:(1)把费氏台下读数转换为地理坐标系下的数据;(2)已知任意两个光率体主轴求第三个光率体主轴;(3)投影面的旋转;(4)由光率体主轴获取晶轴;(5)把弹性张量从与晶轴相关的坐标系转到地理坐标系中.由此编制的处理程序和绘图软件已在应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