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绪言自7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出现零星的海水入侵。进入80年代中期,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海水入侵范围逐渐扩大。目前情况比较严重的地区有山东的莱州、龙口;河北的秦皇岛;辽宁的大连等地。海水入侵严重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各部门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区域性地下水采补矛盾日趋尖锐。因此,如何充分认识并合理开发水资源,如何搞好地下水的回灌补源已成为当前重要课题。对此,我们在黄县西部平原进行了渗漏井为地下水补源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黄县地处胶东半岛北部偏西,东南倚山、西北临海,以山前平原和海滨阶地组成黄县平  相似文献   
3.
山东龙口—莱州地区的海水入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禹群  刘培民 《地质学报》1992,66(3):280-291
大面积海水入侵(83.7—238.3km~2,占平原区总面积的18.6%—31.5%),宽1.5—6.0km过渡带的存在以及海水入侵区与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所形成的低于海平面的地区在分布上相互关联,是本区海水入侵的主要特点。阳离子交换则在海水入侵区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