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颗粒级配对粒状材料不排水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颗粒级配对粒状材料不排水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两种形状自相似度很高的材料(玻璃球和Hostun砂)进行了一系列传统三轴不排水压缩试验。对于每种材料,保持相近的相对密实度制作了6个不同颗粒级配(不均匀系数 1.1~20)的试样,然后进行剪切。试验结果表明,颗粒级配对粒状材料的不排水力学性能存在明显影响:两种材料试样的偏应力水平随着不均匀系数的增加而降低,抗剪强度随着材料的不均匀系数 的增加而降低,并在 5后呈现出趋稳势态。基于不排水剪切试验中颗粒集合体二阶功的演化规律,对材料受荷载过程中出现不稳定性的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密实度下,粒状材料的静态液化潜能随着材料不均匀系数 的提高而增强,高不均匀系数的材料变得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刘映晶  杨杰  尹振宇 《岩土力学》2022,(5):1383-1390+1400
当地下水从衬砌接缝或裂缝进入隧道时,土体中的细颗粒会在渗流作用下从土体骨架上脱落流入隧道内,这种现象被称作内部侵蚀。然而,当前对隧道渗漏问题的研究中,并没有考虑土体细颗粒流失对隧道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影响。因此,在连续介质力学框架下开发了一个两相四组分模型,以描述内部侵蚀过程及其引起的土体孔隙度、细颗粒含量及渗透系数等变化;结合一个与颗粒级配相关的非关联临界状态弹塑性本构模型,将细颗粒含量的变化与土体孔隙率、密实度及临界状态线的空间位置相关联以考虑内部侵蚀对土体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模型可以描述隧道渗漏引起的侵蚀区域的时空演化全过程,而基于孔压降低的分析方法会低估渗漏引起的衬砌内力和地层变化。此外,研究还发现三维条件是准确模拟土体内部侵蚀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